子来说,这冲击是正合适的。
“抱到帐篷里,我要给她降温刮痧……”
女医官又开口道。
顾昇点了点头。
抱着喝了药的小囡囡,进了帐篷里。
小囡囡的母亲,也是紧紧跟随。
女医官用酒精给小囡囡背后刮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体温。
治疗肚疼,腹泻,都是有一定作用的。
吃饱喝好的小囡囡,身体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这般医治也是可行的。
“让她好好休息。”
“若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以去医药区。”
女医官交代之后离开。
留下顾昇和关切的一些女眷。
顾昇去和一众叔伯交谈。
这三个月时间以来。
走走停停三个月。
第一次感受到放松的感觉。
原本,众人担心这里的官兵和那些草菅人命的官员是一丘之貉。
没想到,他们倒是误会了。
“这些朝廷的官兵,是真心在赈济灾民。”
顾昇开口道。
叔伯们皆是点头。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有人开口问道。
“等到瘟疫过去,去见老爷子。”
有人道。
“我们毕竟有这么多人,得找一份生计。”
“听官兵说。”
“赈灾的钱粮物资,都是魏王安排的。”
“那些官兵还说。”
“若是没有去处,可以去魏王殿西山新城区做工……”
打探消息的顾家族人,讲述,刚才他们去打探的消息。
隔离安置区,虽然不准离开这里。
但是营地内部还是能够自由出入的。
加上顾家不少人会识字写字,给了不少优待。
发了一个特别的牌子。
这就证明,他们己经不是单纯被当成灾民了。
而是当成了一些人才。
秦布衣自然是不会放过招揽人才的机会。
古代封建王朝,百姓识字率不会超过5%。
达官显贵的识字率会达到30-50%。
但达官显贵只占据总人口的3%不到。
真要说来,识字率依旧是低的可怜。
能够读书识字,放在古代,家世肯定不一般。
为了生存,在土里刨食的百姓,根本读不起书。
像顾家这般,其实己经算是小世族了。
算得上是寒门了。
寒门可不是指百姓。
而是家世普通,朝中没有靠山的家族。
寒门,也是门。
门,门第。
根本不是普通泥腿子能够碰瓷的。
哪怕顾家这种寒门。
但凡能够读书识字,那就是了不得的存在。
稍微有见识的读书人,为人处世都会较为清晰一些。
倒不是说读书人聪明。
而是说,相较于其他泥腿子而言,稍微明事理一些。
看得懂一些东西。
“二姥爷。”
“您是说。”
“我们想办法去西山看看?”
有顾家族人看向德高望重的老者。
这一行,顾家二姥爷,算是辈分最高的了。
“我们一大家子人来京都。”
“总不能靠你们大姥爷生活。”
“得谋个生计。”
“听那些官兵说,那魏王的西山城里,有诸多产业。”
“在招收工匠和会读书识字的管事。”
“就算没有本事,也能下力气。”
“我们来到京都,无权无势的。”
“怎么也得实先找到一些谋生的工作。”
“……”
三姥爷语重心长的说道。
与其说是投奔亲戚。
其实大家更多的是不敢面对乡里乡亲。
因为他们信任家乡的那些狗官。
导致害了很多乡亲。
没脸见人的顾家众人,只得将家业田产弥补给了害死的乡亲家人。
现在,顾家人都没脸提这事儿。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
大家总的为宗族家人的未来做考虑。
“等咱们这边的隔离结束。”
“我们就先去西山看看。”
“若是能够安定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