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房间收拾着明日的行李,明日一大早就得走,吴家村也属于和县,却跟这里隔了不少路,一个在和县之东,一个在和县靠西的位置,一东一西,骡车跑起来也得一个半时辰。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soeo.info
她是打算天蒙蒙亮就动身,吃完席就走,天黑前归家,后日就能换弟妹回来。
“有人吗?大姐,大姐在家吗?”伴着院门的啪啪声。
吴氏隐隐听到声音,可能是相公他们回来了,今日说是去远一点的山看看,难道是山上无货?
她快步走出来,太阳光下她看到院门口站着个年轻人,正在东张西望。
“大姐,大姐。”年轻人一看她出来,忙跳起脚喊。
“再有?”
吴再有是她爹的老来子,她那继母唯一的儿子,上次她回家还是五年前,那时候再有才十二岁,还是个读书的孩子。
吴氏开了门:“再有,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在学堂吗?”
吴再有笑道:“大姐,明日是爹六十大寿,爹跟大哥让我来接你跟姐夫。”
吴氏侧过身,让他把驴车赶进院子,“家里买了小毛驴了?”
吴再有停好车,拴好小毛驴,“大姐,小毛驴是我自己买的,跑了两年货郎,勉勉强强置办了驴车,整整八两银呢,可不老少。”
吴氏皱起眉,进了堂屋,“你坐,我给你泡杯菊花茶。”
茶泡好,她忙着进灶房煮了一碗糖水蛋。
“你先垫垫肚子,晚饭还早着,你姐夫出去做事去了。”
吴再有也不客气,跑了许多路,的确也有些饿了。
大姐真豪气,一口气煮了五个鸡蛋。
他突然眼有些热,这个大姐他只见过几次,这里也只跟大哥来过一回,大姐跟家里一贯疏远,好像多少还因为他娘。
娘进吴家门时,大娘过世不过一年。
而在那之前,爹竟然把十西岁的大姐嫁了出去。
就是他到现在也不理解他爹,再怎么也要把闺女养到十六岁。
“你跟我说说,你之前不是在读书吗?怎么跑去当货郎了?”
吴再有三两下吃完碗里的鸡蛋,再连汤喝下,抹抹嘴,这才笑道:“文阳当年读了两年书就停了,一个是他读书不怎么样,二个是家里穷,供不起两个读书人,读书的名额就让给了我。
后来文星也读书了,他读书很不错,常得先生夸赞,去年春,家里实在又供不起两个人了,我想想还是我下吧,我比他大三岁,回家还能找个事做。
在家歇了半个月,我跟大哥借了二两银,爹给我做了个货担,我开始东奔西走卖货,一个月也能挣个一两银。
今年西月份,还了大哥的借款,又留了一些货款,勉强凑够八两银,总算是不必挑着到处走了,一开始肩真的疼。”
吴氏心一酸:“你还笑?我记得你读书也是很好,真的缺学费,到我这里来一趟就是,再怎么也会给你凑齐。”
吴再有低下头,他读书确实可以,前年上半年县试名次还不错,按说府试是没有问题的,如此一个童生就稳了。
结果运气不好,从牛车上摔下来,腿没有断,但有了裂缝,短时间只能躺着。
今年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人读书,文星读书不错,他不想大哥大嫂难过,也不想娘不好做人。
当初文阳让了他,他现在就能让文星。
当了货郎,他心里一首不愿意提读书这件事,提及就难过,现在大姐提起来,他虽笑着,但还是流出了泪。
“大姐,没什么,我读了五六年书,就是做个账房也是行的,只不过我不愿意受人管,如今做货郎自由自在,也挺好的。”
吴氏看不得孩子这样,到底是血脉至亲,哪怕这些年跟娘家走的再少,这孩子都是无辜的。
可给知礼看病花了那么多的银子,现在好不容易因为山药存上了五六十两,儿子还得读书,还有两个侄儿,她就是想贴钱供他读书,也是无能为力。
读书不是买东西,买了也就买了,读书得一首花钱,说不定得花十几二十年,供出一个秀才甚至举人,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要不大姐供你读上一两年,能中个童生也就可以有体面的活做,在村里教个孩子也是好的,多了大姐也不敢说。”
吴氏想想还是把儿子今年死里逃生的事说了一遍。
吴再有瞪大了眼:“大姐,知礼的事我们是一点不知道,如果知道,小毛驴我也不买了。”
吴氏笑起来:“银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