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到齐,大家的火气也到达巅峰,徐静见状只能去敲苏倾暮的房门。
她作为当事人要是不出来,其他人的火气只会越大。
听到敲门声,苏倾暮起身开门出去,对上外面二十多人眼神各异的目光,有愤怒的,有厌恶的,有纠结中带着埋怨的。
后者都是女知青,她们能理解苏倾暮受的委屈,也明白事情的结果是有利于她们的,但她们也是因为苏倾暮被村民们针对了。
理解归理解,但人都是自私的,自身利益被触犯,没有人愿意承受这份针对。
“有何事?”
苏倾暮假装看不到他们对自己的怒气,清澈的眼眸扫了一样站在院子里的,等着批评自己的众人,轻柔的嗓音轻声问道。
“苏知青,你自己闹的事情,导致我们被村民针对,你还有脸问我们有什么事?”
宋志憋着一肚子火,下午他被安排去清理猪圈,他堂堂一个城里人,居然被安排洗猪圈!!!
臭到他身上都满是猪粪味,刺激着他心里的怒火愈发膨胀。
“我闹什么事情?你可不要污蔑我,我从公安局出来是时,公安小哥还说会有同伙。”
“让我记住那些继续污蔑我的人,说那些污蔑我的人都是李大禹的同伙,让我记住污蔑我的人,明天他会来一趟。”
苏倾暮眼神清澈,说话语气耿直,让人看不出她是威胁,还是没脑子。
众人闻言,怒气冲冲的眼神在这时萎靡了一些,都是成年人,他们知道不是苏倾暮的错。
可他们没有勇气反驳针对他们的村民,只敢把气撒在苏倾暮身上。
“你们作为下乡建设的知青,就是如此建设的?恃强凌弱,遇到坏人不在第一时间为民除害,却帮着坏人欺压受害者?”
“我们的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盛世,不求你们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建设工作,只求你们用知识帮助乡亲们一起进步。”
“但你们是怎么做的?为罪人开脱?你们这种人在以前就是汉奸。”
苏倾暮铿锵的声音,坚定的眼神中带着失望地看着对面的人。
对面的人被怼得面红耳赤,这世道的人比较内向,除了村里的大妈,就没有如此直白指着别人的鼻子骂的。
主要是苏倾暮说的是事实,他们无言反驳。
“苏知青你不要太过分,你才是汉奸,我们说的是村民的态度,又为李大禹推脱。”
宋志第一个不服气,嘴硬道。
“装,还装,都是成年人,不是三岁小孩子,我现在理解周树人先生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你们下乡不就是让你们带领村民们进步的,你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做的?”
“明知道村民没有读过书,目光短浅,不会从大局观看待事情,可你们是读过书的知青,你们难道也没脑子吗?”
“你们更可恨,明知道事情真相,就因为被村民针对就对我产生怨恨,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你们选择退缩。
如此小事都不能解决,你们觉得在用生命拼搏的年代,你们敢上战场吗?”
苏倾暮小嘴叭叭,不占理她都能说三分,更何况她是占理的。
说得知青们面红耳赤,不知是被气的还是羞愤的,别人说一句,苏倾暮回七八句。
刚说一句话就被骂汉奸,再说几句不得被骂成罪人。
“轮到我做饭,我就先走了。”
徐静庆幸她没有说话,感觉路过的狗都会被她骂几句,她离苏倾暮最近,能感受到她身上散发着的强势的气质。
“我也是。”
众人都纷纷找借口离开,宋志见周围的人都离开,就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院子。
气愤地瞪了一眼苏倾暮转身回屋。
苏倾暮余光撇到旁边意味深长的眼神,转身间,不屑地瞥了顾承朝一眼。
从给他下毒后,她就没过伪装。
程海瞠目结舌地目送苏倾暮回房间,他见过不少大妈骂街的场面,没有一个有苏倾暮伶牙俐齿的。
全程没有一个脏字,话里的意思却骂得很脏,骂得人家还无法回怼。
夜深
知青院,程海轻手轻脚地出门,去了李大禹的家一趟,威逼利诱安抚好王招娣,不让她找苏倾暮的麻烦。
解决完王招娣后,骑着自行车往镇上去,李大禹的事情要解决好,不能让他说出不该说的事情。
知青们脸上布满愁云,本是想让苏倾暮不追究李大禹的事情,好让村里人不针对他们。
奈何他们小看了苏倾暮,她就不是软柿子,两边都解决不了,明天上工不知道会别安排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