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专心考试时,时间就会过得特别快。
铃声打响后,陈让飞速进入状态,拿起笔就开始做题。
先是选择题、然后是诗词填空、文言文阅读、散文理解、最后就是作文……
等他洋洋洒洒写完了八百字作文,看了看两块钱买的、只能看时间的电子表。
此时距离考试结束,就只剩下不到五分钟。
也没什么好检查的,陈让直接起身交卷,省的待会儿校门口堵。
出个考室,他发现整个考场,居然就他一个敢提前交卷。
到了校门口,自然就被报社记者们堵着了。
“同学——”
一个穿着职业装的女记者,叫住了陈让,把话筒递到他嘴边,让他说几句,评价一下试卷难度。
“整体感觉,语文试卷还是有些简单了,我希望命题组的老师们,明年能出的更难点。”
记者十分诧异,问了句为什么——哪有考生希望试卷越难越好的?
陈总认真作答:“明年我又不考了,当然越难越好啊。”
女记者:“……”
我说同学,咱能做个人吗,你就不怕10届的学弟们把你给刀了?
要不说装逼被雷劈——下午的数学,陈让没能再提前交卷。
真的难。
前面倒也还算顺遂,做到最后一道大题时,还剩下整整四十分钟。
按理说以陈让把高中数学完全吃透的水平,怎么也能捣鼓出来。
却还就生生卡住了。
二十分的大题,只有第一个小问的四分顺利拿下,后面两问完全抓瞎。
花了二十分钟,试了三种思路都没能走通,陈让不免有些焦躁。
要数学只能考134分,他是不可能超过清北调档线的,那岂不是做不成那个清北也得不到的男人啦?
“好吧,那就别逼我不讲规矩了。”
眼瞅着还剩二十分钟考试就结束,陈让用高中思路完全做不出来,果断选择用高数暴力破解——直接开洛!
虽然考纲明确规定,不能用高等数学解答高考数学,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可以先用高数暴力破解,得到正确答案后,再从结果反推过程——这叫“同一法则”。
这么做题,肯定会有些不严谨,有可能会扣个几分,但总比一分拿不到的好吧。
想到就干——陈让卡着点,总算在铃声打响前,把后面两问给捣鼓了出来。
“呼。”
他大大舒了口气。
这次数学肯定是考不到满分了,应该会在145到147这个区间。
有些遗憾,但也仅仅只是有些。
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儿。
六月八号,上午考理综,下午考英语,陈让自诩发挥都非常不错。
写完英语作文后,还剩下十来分钟考试才结束。
陈让没有回头去检查。
其实也没什么好检查的。
他的英语水平,怎么考都下不了130,怎么考也都上不了140。
这辈子英语成绩能有这么大提升,靠的是上辈子考研时死记硬背的几千个单词,单说应试技巧,他属于比较差的,主要是靠语感。
语感嘛,肯定第一感觉就是最好的。
“呼——”
考试结束的铃声终于打响,陈让吐了口浊气。
高考这个主线任务终于结束。
属于他的二次人生,却才刚刚开始。
随着监考老师那一声“收笔”,高中生涯真正画上了句点。
陈让用力合上笔盖,发出“啪”的脆响,犹如一个久经杀伐的士兵,砍掉战场上最后一个敌人后,在夕阳的余晖下,缓慢又坚定的收刀入鞘。
出了考场,走向校门的过程,陈让走的很慢。
身边其他考生,速度也都不快,脸上都带着明显的如释重负。
压根没有电视上,那种考生狂奔发泄的场景。
倒也对,生活的基调是平淡,哪儿来那么多荡气回肠?
走着走着,快到校门口时,陈总沉寂许久的中二魂,却是开始燃烧。
“讲道理的话……为什么不能有呢?”
青春的尽头从来不是十八岁,而是盛夏和蝉鸣,是刺眼阳光中盛大的绚烂,是开着理想的泰坦尼克、去撞击现实的冰川!
他开始发疯,把手中笔袋抛向湛蓝的天空。
“结束啦,解放啦——”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