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话,这小子一样可以去蜀大经济学院,自己也不会这么遗憾。
周女士离开后,陈让开始填后面的部分。
零九年是执行平行志愿的第一年,第一志愿可以填足足五个,然后按照顺序录取。
这种改革无疑是很合理的,基本避免了滑档的可能。
陈让这个分数,百分百会被蜀大经济学院录取。
后面四个志愿,填不填的、意义不大。
不过陈总还是填了。
第二个填了“北大”,然后是“清华”。
早说了,要做那个清北得不到的男人,说到就要做到!
填完后,陈让给自己整乐呵了,心想自己是不是有点膨胀啊,居然在跟清北发安慰奖。
第四个和第五个,就懒得再填了。
什么南开同济复旦浙大、呵呵,连领你陈总安慰奖的资格都没有!
装逼什么的,陈让平时只是懒得装,真装起来,偌大一个川F地区,那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班上其他同学的情况——
第二名的罗同学去了浙大。
那位爆种考了第三的男生填了同济。
黄博文则听了陈让的建议,填了电子科大——虽然大黄哥并不认为自己这个分数能去。
不过平行志愿,倒也没所谓。
电子科大去不了还能去西交,西交也不行,还有川农保底。
夏灵珊估计是找黄博文打听过——她也填了跟陈让一样的蜀大经济学院。
不过她这个分数、大概率进不了——蜀大经济学院下辖两个专业,经济学和金融学,都是A+级学科,国家级重点。
夏灵珊肯定也知道这个,所以她选了接受专业调剂。
前世追着夏灵珊、去了西南财经的李文韬,知道后也果断也填了蜀州大学。
夏灵珊640多分去经济学院都悬。
李文韬更没戏。
他选了法学院的法学专业。
法学是坑,对他却不算。
他又没打算毕业后找工作,而是早就决定考公——所以法学专业对他来说,甚至算是加持。
填完志愿后,班上同学陆续离开。
陈让让招呼他一起离开的黄博文先走,然后拐去了语文年级组的办公室,找周淑芬唠了会儿嗑。
闲聊几句后,周女士颇为感慨的说:
“陈让,你小子还真是给了老师好大一个惊喜啊,三诊就考得非常好,没想到高考还能更好,连一直稳定拉胯的语文,都多考了差不多二十分,数学更是省内唯一满分……”
“周老师,那不还是您栽培的好——以前只知道围着夏灵珊转的时候,成绩那么拉胯,您也没真的放弃我。”
“陈让,有没有可能……老师那时候已经放弃你了呢。”
陈总:“……”
所以说周老师您的知识库也被林静姝污染了,开始学会打直拳了吗。
周淑芬促狭一笑后,表情又带上了些遗憾。
“你小子啊,要是去清北就好了。你这个分数,去蜀大经济学院,属实是浪费。”
陈总没接这茬儿,选择转移话题。
“周老师,无论怎么说……真的很感谢过去三年您对我的付出,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高中整三年,都没认真听您讲过一节语文课。”
“这个简单啊,我这课本都是现成的,老师现在就再给你讲一课?”
“咳,倒也不必——”
周女士大笑。
笑了一阵后,她表情变得促狭。
“陈让——跟老师说实话,你跟一班的林静姝,到底怎么回事儿,不会真在谈恋爱吧?”
“周老师,你们老师管早恋,还能管到毕业生脑袋上?”
“噗……高中毕业后,你们就是成年人了,还早恋……早这个字已经不适合你们了。”
“您果然是教语文的,严谨的鸭批。”
“少插科打诨——老师就是单纯有些好奇。”
说到这里,周淑芬的表情,已经从促狭变成了“吃瓜”。
“刚才听办公室其他老师说,林静姝也跟你一样、填了蜀大经济学院,叶老师怎么劝她都不听,差点没把叶老师气自闭。”
“陈让,你小子是真有能耐啊,不声不响的,居然能把林静姝拐去蜀大……我要是蜀大招生办的领导,高低得请你吃顿饭,全省第五啊,蜀大这么多年,应该都没招到过成绩这么好的学生。”
“周老师,这就要看蜀大招生办的领导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