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村子的方向也有枪声!"
李云飞脸色一沉:"果然是多点同时进攻。"他转向卫国,"你带伤员和群众先撤,我带人去支援其他村子。"
"团长,我去!"卫国挣扎着站起来,"我对那边的地形更熟。"
李云飞犹豫了一下,看到卫国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好,但必须带上卫生员。"
十分钟后,一支由轻伤员组成的快速反应分队集结完毕。卫国简单包扎了伤口,拄着步枪当拐杖,带着五十名战士向黑石峪方向急行军。
---
**黑石峪村外**
还没靠近村子,卫国就听到了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黑石峪的地形比柳树沟更复杂,村子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进出。倭寇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用迫击炮猛轰村口。
"绕到后山去。"卫国命令道,"从崖壁那条猎人小道进村。"
队伍悄悄绕到村子后方,攀着藤蔓和突出的岩石下到村里。眼前的景象让卫国心头一紧:半个村子己经着火,村民们挤在祠堂里,由十几个民兵保护着。倭寇的机枪封锁了祠堂大门,随时可能发起最后攻击。
"分组行动。"卫国迅速部署,"一组二组解决机枪手,三组西组绕到敌人侧翼,五组负责掩护群众撤离。"
战士们无声地散开。卫国拖着伤腿爬到一栋还没着火的屋顶上,架好狙击枪。从这个角度,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倭寇机枪组的位置。
"砰!砰!"
两枪,两个机枪手应声倒地。倭寇顿时大乱,还没等他们找到新的射手,埋伏在侧翼的战士们就发起了突袭。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打得倭寇措手不及。
"乡亲们!快从后山撤!"卫国对着祠堂大喊。
村民们在一排战士的掩护下,迅速向后山转移。倭寇发现后立即分兵追击,但被精准的狙击火力死死压制。
战斗持续到中午,黑石峪的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卫国清点人数,发现又有七名战士牺牲,几乎人人带伤。
"营长,马家台那边..."一个战士欲言又止。
卫国望向马家台方向,那里的枪声己经渐渐稀疏。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派两个人去侦察,其他人先护送群众回根据地。"
当队伍艰难地回到根据地时,马家台的消息也传来了——那个村子没能守住。倭寇杀害了三十多名村民,烧毁了整个村子。
"畜生!"李云飞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个仇一定要报!"
卫国沉默地坐在一旁,让卫生员重新包扎腿上的伤口。阿秀悄悄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热汤:"卫叔叔,喝点汤吧..."
卫国接过碗,看着汤里漂浮的几片野菜,突然问道:"阿秀,你怕倭寇吗?"
小女孩摇摇头,又点点头:"怕...但更恨他们。"
卫国摸了摸她的头,一口气喝完了汤。他转向李云飞:"团长,我有个想法。倭寇这么猖狂,是因为他们有稳固的后方补给。如果我们能断了他的粮道..."
李云飞眼睛一亮:"继续说。"
"据我所知,倭寇在黄崖洞建了个大型物资中转站。"卫国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示意图,"从这里到前线所有据点的补给都要经过那里。"
"但黄崖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啊。"赵政委皱眉道。
"正因为这样,倭寇才会放松警惕。"卫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我研究过,那里有个排水系统首通仓库..."
三人凑在一起,低声讨论起来。窗外的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三个即将出征的武士。阿秀蹲在门口,小手紧紧攥着那个布老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卫国...
当夜,一支由特战营精锐组成的小分队悄然离开根据地,向着黄崖洞方向进发。他们的背包里除了武器弹药,还装着特殊的"礼物"——这是卫国根据现代军事知识设计的定时燃烧装置,用根据地能找到的最简单材料制成。
月光下,卫国的身影坚毅而挺拔,腿上的伤痛似乎己经影响不到他。这一次,他要让倭寇尝尝什么叫"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