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沟也遭了难,老者老泪纵横:"作孽啊...快,快请进村!"
村民们热情地招待了小队,拿出珍藏的腊肉和野果。卫国注意到,他们虽然生活简陋,却开垦了不少坡地,还驯养了野山羊。
"老伯,你们这里能容纳多少人?"卫国问。
"挤一挤的话,两三百人没问题。"老者指着西周,"这谷里暖和,冬天都能种菜。后山还有山洞,能住人。"
当天傍晚,小队带着好消息返回鹰嘴涧。听说找到了落脚点,绝望的队伍重新燃起希望。
第二天,大部队开始向野人谷转移。柳树沟的村民早早等在谷口,见到衣衫褴褛的老乡们,纷纷上前搀扶。几个老太太抱着失声痛哭——她们原本是一个村的乡亲。
"乡亲们!"卫国站在一块大石上高声说,"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我保证,只要有抗战军在,就绝不让大家饿肚子!"
接下来的日子,所有人都在为建设新家园忙碌。战士们砍树搭屋,妇女们编织草帘,孩子们采集野菜野果。卫国带着伤腿和男人们一起开垦荒地,阿秀则跟着村里的老婆婆学习辨识草药。
这天中午,卫国正在新开垦的田里播种,突然听见阿秀的尖叫声!他扔下锄头就跑,只见小姑娘跌坐在村外的林子里,面前躺着一个血人。
"是老周叔!"阿秀哭喊着,"他...他还活着!"
卫国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被倭寇吊在青龙沟示众的老周,竟然逃出来了!老周浑身是伤,左腿己经溃烂,但神志还算清醒。
"老卫..."他虚弱地抓住卫国的手,"倭寇...倭寇要屠村...我爬了三天三夜..."
原来,倭寇从俘虏口中得知了野人谷的位置,准备派兵围剿!
"全体戒备!"李云飞立即下令,"准备战斗!"
但卫国却盯着老周的伤口,眉头紧锁:"老周,你这伤...怎么有火药味?"
老周突然脸色大变:"不好!他们在我身上装了追踪器!"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两架倭寇侦察机低空掠过山谷,显然己经发现了他们!
"疏散!所有人进山洞!"卫国大喊,"飞虎队准备放空!"
村民们扶老携幼向山洞跑去。侦察机盘旋几圈后飞走了,但大家都知道——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临时指挥所里,干部们紧急商讨对策。老周躺在担架上,满脸愧疚:"都怪我...我该死在路上的..."
"别说傻话!"卫国拍拍他,"正好将计就计,给倭寇来个'请君入瓮'!"
他指着谷口狭窄的地形:"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们提前埋设炸药,等倭寇进来后封住退路,关门打狗!"
计划很快敲定:李云飞率主力埋伏在两侧山崖;老周负责改装炸药;卫国带飞虎队伪装撤退,引诱倭寇深入。
傍晚时分,哨兵报告发现倭寇先头部队。卫国立即带人"仓皇逃窜",还故意丢下几件破烂装备。倭寇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追进山谷。
"再放近点..."卫国躲在岩石后,紧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当倭寇主力全部进入伏击圈时,他猛地挥下红旗——
"轰!"预先埋设的炸药同时引爆,谷口瞬间被塌方的巨石封死!两侧山崖上的战士一齐开火,子弹、石块像暴雨般倾泻而下。
倭寇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指挥官声嘶力竭地喊叫,试图组织反击,但在这漏斗形的地形里,根本无处可躲。
"节约弹药!"卫国命令道,"用滚石!"
战士们合力推下早就准备好的巨石,每一块都能砸倒一片倭寇。被困的敌人像没头苍蝇般乱撞,有的甚至自相践踏。
战斗持续到天黑,谷里己是一片尸山血海。残余的倭寇举着白旗投降,战士们这才停止攻击。
清点战果,共歼敌两百余人,缴获枪支弹药足够装备一个连!更宝贵的是,还有两门完好的迫击炮和十几发炮弹。
"大胜啊!"李云飞喜笑颜开,"老卫,你这招太绝了!"
卫国却高兴不起来。他检查俘虏时发现,这些人大多面黄肌瘦,有的甚至还未成年——倭寇己经开始强征老弱病残充军了。
"战争快要转折了。"他低声对李云飞说,"倭寇兵源枯竭,这是他们衰败的征兆。"
当晚,新根据地里举行了简单的庆功会。老乡们拿出珍藏的食物,战士们表演了自编的节目。阿秀带着儿童团唱起了新学的歌谣,清脆的童音在山谷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