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1015

大明锦衣卫1015

在船板上排列公式。雨水冲刷着《九章算术》的残页,“均输”篇的竹简约束着算筹:“今有汞一斤,可移十丈内银币频率百五十赫兹,风力增一级,续时加半辰。问:五级风下,欲扰三十丈敌船,需汞几何?续时几何?”

“老陈,取算筹来!”他嘶吼着按住被风吹翻的船板。大副老陈递来浸透桐油的算筹,这些按古法制作的计算工具,此刻比任何西洋仪器都可靠——在台风的潮湿环境里,木质算筹不会像金属仪器那样受磁干扰。

第一道闪电照亮船板时,赵莽已排好算式:“三十丈是十丈的三倍,故需汞三斤;五级风较初始风力(按《九章》取二级为基)增三级,故续时为初始半辰加三乘半辰,共两辰。”算筹摆出的“叁”与“贰”在雷光中泛着冷光,与银币罗盘的频率计读数完全吻合。

“备三斤汞粉!分三批释放!”赵莽的指令斩钉截铁。船员们掀开三号舱的盖板,陶罐里的汞粉在密封袋中泛着银灰色的光——这些按“均输”法精确称量的战术物资,是风暴中最致命的武器。

走私船的信号突然变得密集。三艘西班牙船呈品字形逼近,银币在帆上拼出“合围”的符号,频率稳定在450赫兹。赵莽冷笑,他们显然没算过“均输”里的距离衰减公式:信号强度随距离平方递减,三十丈外的信号本就微弱,只需少量汞粉就能彻底干扰。

第一批汞粉在“银帆号”下风处释放。银灰色的雾团顺着风力扩散,恰好在两船之间形成屏障。赵莽盯着频率计,指针从450赫兹缓缓爬升——480、510、540……当达到600赫兹时,走私船的银币信号开始扭曲,原本规整的符号变成杂乱的光斑。

“他们在调整角度!”老陈指着敌船,西班牙人显然发现了频率偏移,试图用改变银币角度的方式修正。但他们不懂“均输”法的另一条铁律:频率偏移一旦超过100赫兹,任何角度调整都是徒劳,就像用错了算筹的位置,再摆弄也得不出正确答案。

第二道闪电来临时,赵莽释放了第二批汞粉。这次他让船员将陶罐抛向空中,汞粉在雨幕中均匀散开,形成直径三十丈的干扰区。频率计的指针猛地跳到650赫兹,走私船的信号彻底失真,连船上的西班牙旗都被高频信号的静电点燃,在风中蜷成焦黑的布条。

“按‘均输’算,他们最多还能维持半个时辰。”赵莽用算筹划出风力与持续时间的关系线,“五级风,三斤汞,续时两辰,现在才过三刻。”他下令将最后一批汞粉分装成小罐,准备随时补充干扰。

走私船的混乱肉眼可见。有艘船冒险放下小艇,想近距离传递信号,结果小艇刚进入干扰区,船员就出现了汞中毒症状,手抖得连船桨都握不住,更别说稳定银币了。另一艘船试图用铜镜反射阳光,却在高频信号的干扰下,铜镜表面凝结出银色的汞霜,彻底失去反光能力。

赵莽忽然注意到频率计的波动——走私船的信号频率虽然紊乱,却隐隐呈现出规律性的峰值。他迅速用算筹推演,发现对方在尝试用“频率跳变”突围,每次跳变间隔正好是十五秒,这是欧洲航海钟的标准节拍。

“他们学聪明了?”老陈皱眉。赵莽却摇头,在算筹上划出新的公式:“跳变频率=初始频率+风力x30,他们没算风力增速,跳变的幅度永远慢我们一步。”他让船员每十秒补充一次小剂量汞粉,让干扰频率始终比对方快50赫兹。

这个调整精准击中了走私船的软肋。他们的跳变信号刚稳定,就被更快的干扰频率覆盖,像个永远追不上目标的笨蛋。当最后一批汞粉释放时,走私船的频率已经飙升至750赫兹,超出了银币的物理承受极限,有几枚银币甚至在高频振动中断裂,碎片像银色的泪滴落入海中。

台风减弱的时刻,赵莽看着算筹上的最终结果:三斤汞粉,两辰干扰,零伤亡。走私船的信号系统彻底瘫痪,只能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像群失去方向的孤魂。彻底船的身影从雨幕中出现,他们按“均输”法计算的合围时间抵达,正好收网。

老陈收起算筹时,发现其中一根的端头沾着银灰色的汞粉。他想擦掉,却被赵莽拦住:“留着做纪念。”这根算筹,就像《九章算术》与《羽蛇密码》的结晶,证明古老的智慧在风暴中依然能精准如刀。

雨过天晴,阳光穿透云层,在海面上洒下金辉。赵莽将算筹与银币罗盘并排放置,算筹的刻度与罗盘的频率计完美对齐——450赫兹对应“均输”篇的“丈尺”,600赫兹对应“斛斗”,这些跨越千年的数字,在台风的洗礼后,依然保持着不变的规律。

他忽然明白,“均输”法的真正威力,不在于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