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1019续2

大明锦衣卫1019续2

转收集能量),但尺度扩大到恒星级别。秘鲁银匠指出,装置的轴承角度(14.21度)恰好是库斯科太阳神庙的朝向角度,这种巧合让所有参会者意识到:对方在传递\"可共享的技术方案\",而非炫耀超越地球的科技。

文化层(社会结构):信号末尾的低频波动(0.1赫兹)形成类似\"社会组织图\"的图案——由13个节点构成的网状结构,与理事会的12+1(预留外星文明席位)架构惊人相似。玛雅祭司用玉米种子在石桌上还原图案时,发现节点间的连线强度与\"等价交换\"的频率正相关(连线越粗,交换越频繁),这被解读为\"社会协作的理想模型\"。

联合解码的过程本身就是《准则》的预演:中国学者负责数学验证,玛雅祭司负责文化语境解读,欧洲学者负责逻辑重构,秘鲁银匠负责技术可行性分析——没有任何单一文明能独立完成解码,这种\"知识互补性\"被写入《准则》的序言,成为星际接触的基本原则。

解码中最震撼的发现是\"反馈机制\":当理事会向半人马座发送地球的植物基因序列后,对方在4.2年后的回应中,将这些基因与本地植物的基因进行了\"优化重组\"(保留抗虫特性,改良光合作用效率)。这种\"基于地球数据的创新\"证明,对方理解\"等价交换\"的核心不是简单模仿,而是共同创造。

三、《星际接触准则》的核心原则

《准则》的21条条款(对应地球到半人马座的21万亿公里)围绕\"等价交换\"与\"技术伦理\"展开,形成可操作的行为框架:

(一)等价交换原则(7条)

- 成果共享对等:向对方提供的信息必须包含\"基础原理+应用案例\"(如分享火药技术时,需同时说明其化学原理与采矿应用),避免\"只给鱼不给渔\"的技术垄断;

- 价值评估多元:文明成果的价值不由技术复杂度决定(如玛雅的天文历法与欧洲的望远镜同等重要),而由对生存的贡献度衡量;

- 交换节奏可控:每次交换的信息密度不超过接收方当前技术水平的142.1%(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的社会混乱),就像给幼苗适量浇水,而非洪水灌溉;

- 紧急援助优先:当任何一方遭遇生存危机(如小行星撞击),另一方应无条件提供技术支持,且不附加交换条件;

- 文化符号平等:所有交换信息需同时包含发送方的原始符号与接收方的解读版本(如半人马座的信号需附带地球各文明的翻译),确保文化尊严;

- 历史信息完整:交换的文明史需包含失败案例(如地球的战争记录、环境破坏),而非仅展示成就,这种坦诚是信任的基础;

- 技术反向兼容:提供的技术方案需能与接收方的现有基础结合(如半人马座的能量装置可基于地球的水力技术改良),确保可落地性。

(二)技术伦理原则(7条)

- 生存优先:任何从星际交流中获得的技术,首要应用必须是改善民生(如粮食增产、疾病治疗),而非军事目的;

- 环境阈值:能量利用不得超过所在行星的生态承载极限(地球的阈值被定为142.1太瓦,基于当前可再生能源总量);

- 技术可控:引入外星技术时,必须保留\"紧急关停\"机制(如星门的能量过载自动切断装置),避免失控;

- 代际公平:技术应用不能透支后代的资源(如银液开采量不得超过每年142吨的再生速度),确保可持续性;

- 文化自主:外星技术的本土化改造必须由接收方自主决定(如欧洲用风车而非水力实现能量装置),尊重文化选择;

- 知识公开:所有星际通信的原始数据需向全球学者开放(而非被少数机构垄断),避免知识私有化;

- 伦理预演:每项新技术应用前,需在\"模拟环境\"(如中国景德镇的试验窑)中验证至少142天,确认无伦理风险。

(三)接触礼仪原则(7条)

- 信号前置:首次实体接触前,需用142天持续发送包含文明核心价值观的信号(避免突然出现引发恐慌);

- 多语表达:所有正式通信需包含至少三种文明的符号(地球端默认玛雅文、中文、拉丁文),体现多样性;

- 非军事化:接触地点(初步定为航线碑所在地)半径142公里内不得部署武器,以\"空手相见\"的姿态表达善意;

- 仪式简约:接触仪式需融合各文明的和平符号(中国的玉璧、玛雅的玉米、欧洲的橄榄枝),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