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剪纸,暖黄灯光洒落在上头,刹那间,儿时与母亲相伴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每个周末母亲王洋都会带她去北京的博物馆。走进历史的殿堂,王洋总会耐心地俯下身,指着展柜里的文物,轻声细语地给邱锦书讲述古老的故事。在故宫博物院,看着精美绝伦的瓷器,母亲告诉她这些都是古代工匠智慧与心血的结晶;站在历史长河的脉络前,母亲讲述着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传承。那时的邱锦书,虽听得似懂非懂,但母亲温柔的声音和眼中闪烁的光芒,却在她心底种下了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夏的夜晚,母女俩会坐在院子里乘凉。王洋手持一把蒲扇,轻轻摇晃,为邱锦书驱赶蚊虫,嘴里还哼着轻柔的摇篮曲。邱锦书躺在竹椅上,仰望着满天繁星,缠着母亲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伴着母亲的声音,邱锦书甜甜地进入梦乡。
到了春节,家里更是充满了温馨与欢乐。母亲会带着邱锦书一起包饺子,教她如何把肉馅包进面皮里,捏出漂亮的褶子。邱锦书总是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但母女俩看着彼此沾满面粉的脸,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煮饺子时,热气腾腾,整个屋子弥漫着家的味道。
还有那些和母亲一起在胡同里漫步的午后,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光影。母亲牵着邱锦书的手,穿梭在狭窄的胡同间,给她介绍着每一座四合院的历史,偶尔遇到卖糖人儿的小摊,邱锦书总会兴奋地跑过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母亲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眼神里满是爱意。
如今,邱锦书站在艺术工作室里,回忆着这些点滴,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她转头看向身旁的母亲,岁月已在母亲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母亲的笑容依旧如儿时那般温柔。邱锦书轻轻挽住母亲的胳膊,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在追梦路上走多远,都要珍惜与母亲相伴的每一刻 。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邱锦书和母亲不仅品尝了北京的美食,欣赏了漂亮的衣服,还感受了艺术的魅力。邱锦书觉得,这是她追梦路上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有母亲的陪伴,一切都变得更加温暖。
回到家,邱锦书一眼就瞧见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的爷爷,熟悉的身影瞬间勾起她童年的回忆。
爷爷曾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虽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但在邱锦书心里,爷爷就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小时候,她最爱窝在爷爷怀里,听他讲战火纷飞的往昔。阳光洒满小院的午后,爷爷缓缓开口,讲述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讲到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度,冻得土豆都啃不动,只能放在怀里捂热时,邱锦书的眼眶红了,她紧紧抱住爷爷,仿佛这样就能为爷爷分担曾经的苦难。
邱锦书小时候还常跟着爷爷参加部队组织的活动,和领导们见面。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部队首长时,紧张得小手直冒汗,紧紧躲在爷爷身后。首长和蔼地蹲下身子,笑着递给她一颗糖,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从那以后,在爷爷的熏陶和领导们的激励下,邱锦书心底种下了努力奋进、报效祖国的种子。
每次学校有爱国主义主题活动,邱锦书总会自豪地把爷爷请去,让爷爷给同学们讲革命故事。爷爷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声音洪亮,讲述着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如何坚守阵地,用生命扞卫祖国尊严。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邱锦书坐在台下,望着爷爷,满满的都是骄傲。
此刻,看着爷爷,邱锦书快步走上前,亲昵地坐在爷爷身旁,说道:“爷爷,我给你讲讲我在部队晚会表演的事儿。”爷爷放下报纸,笑着搂住她,眼中满是疼爱,一场温馨的祖孙对话就此展开,过去与现在的温暖在这小小的客厅交融 。
邱锦书依偎在爷爷身旁,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军区晚会的场景。她讲到自己身着中国风舞裙登台,台下座无虚席,军人和家属们满怀期待的眼神,讲到音乐响起时,自己内心的紧张与兴奋。爷爷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光芒,不住地点头,脸上满是骄傲。
“爷爷,当我在台上跳舞的时候,我就想起您给我讲的那些故事,想起您和战友们保家卫国的样子,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跳,不能丢人。”邱锦书说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爷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感慨道:“锦书啊,你能有这份心,爷爷真的很高兴。咱们家一直都有股子精气神,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