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惦记学校后门的驴打滚,特意让你爸绕路买的。”
邱锦书咬下一口软糯的糕点,豆馅的甜香在舌尖散开,恍惚回到高三那年。那时她常揣着母亲准备的点心,在晚自习课间跑到实验室,边啃驴打滚边推导物理公式。父亲邱建国擦着自行车走进来,军靴踏在青砖上发出沉稳的声响:“听说你在学校给孩子们讲了一下午题?嗓子哑了没?”
“爸,您怎么知道?”邱锦书抬头,发现父亲手机屏幕还亮着校园论坛的页面,热帖标题赫然是《惊!天才学姐邱锦书返校,连讲三小时竞赛干货》。评论区里,学弟学妹们的留言不断刷新:“学姐讲的受力分析绝了!”“原来明星学习也这么拼!”
爷爷邱鹤松戴着老花镜从书房走出,手里拿着本《全球抗疫纪实》:“锦书,过来看看。”老人翻到夹着红书签的章节,上面密密麻麻批注着医学笔记,“这个病例分析,和你在舞台上随机应变是一个道理。就像你在悉尼暴雨中改清唱,都是在困境里找生机。”
夜色渐深,邱锦书躺在儿时的床上,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promise five的专辑封面上。手机在枕边震动,是组合成员英子发来的视频通话。画面里,京都的樱花树下,英子捧着抹茶冰淇淋:“锦书,你猜我遇见谁了?我们高中的数学老师!他说在电视上看到你回母校,骄傲得不得了!”
挂断电话后,邱锦书打开相册,翻到白天在四中拍摄的照片。礼堂里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睛,老槐树下学弟学妹塞给她的手写祝福信,还有和老师们的合影——物理教练偷偷别在胸前的promise five徽章,让她眼眶发热。
床头的闹钟指向十点,这是她在韩国当练习生时的就寝时间。但此刻的她毫无睡意,起身打开书桌抽屉,取出尘封的物理竞赛笔记。泛黄的纸页间,当年用红笔标注的重点公式旁,不知何时多了母亲娟秀的字迹:“我的女儿,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是最耀眼的星星。”
窗外,京城的夜静谧而璀璨。邱锦书望着天花板,想象着明天在清北的课堂上,听陈伯伯讲解敦煌壁画的修复技艺。她突然意识到,舞台上的聚光灯与学府里的书香,早已在血脉中交织成独特的成长印记。当手机再次震动,是学校老师发来的消息:“锦书,今天听你讲话的学生们,晚自习都更认真了。”
月光温柔地覆在她身上,邱锦书带着笑意入眠。梦里,她仿佛又回到四中的操场,抱着书本奔跑在阳光下,而前方,是闪耀的舞台与知识的殿堂并肩而立。
喜欢逐梦绿茵:天才少年的荣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