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的当晚,TNT电视台的王牌节目《Ihe NBA》紧急加开了一期特别首播。¢1/3/x′i`a/o?s/h\u?o`..c?o!m*
演播室里,马夫·阿尔伯特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数据单,像个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
“48分,25个篮板,12次盖帽!在季后赛!先生们,这不是电子游戏,这是现实!我们见证了历史!”
厄尼·约翰逊交叉双臂,表情严肃:“我职业生涯从未见过这样的表演。他不是在打球,他是在对卡尔·马龙进行一场公开处刑。每一个盖帽,每一次得分,都在告诉马龙——‘你的领域,现在是我的了’。”
而当晚的舆论风向标,查尔斯·巴克利,作为李飞的队友,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他靠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脸上挂着欠揍的笑容:“我早就说过,当我和丹尼斯,再加上李飞这个怪物同时出现在一支球队,系列赛的结果就只有一个。”
他伸出三根粗壮的手指。
“三比零。横扫。没有意外。”
肯尼·史密斯追问:“查尔斯,爵士队毕竟是常规赛强队,他们还有斯托克顿,还有杰里·斯隆这位名人堂教练,真的没有还手之力吗?”
巴克利嗤笑一声:“还手?他们拿什么还手?他们最硬的铁肘,最强的‘邮差’,他的灵魂都被李飞从身体里抽出来,扔进熔炉里炼成了一枚纪念币。现在,那枚纪念币可能就揣在李飞的口袋里。”
这番话通过电视信号传遍了全美。
媒体和球迷几乎一边倒地认同了这个预测。太阳队本就拥有巴克利这位MVP级别的巨星,又补强了罗德曼这块最顶级的防守和篮板拼图,实力本就在爵士之上。^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如今,李飞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平衡。他不是X因素,他是首接掀翻棋盘的上帝之手。
所有人都认为,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而是一场单方面的降维打击。
……
两天后,系列赛第二场,依旧在菲尼克斯的美航中心球馆。
爵士队主教练杰里·斯隆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他让球员们加强协防,收缩内线,甚至不惜用犯规来打断李飞的节奏。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当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被彻底摧毁,任何战术都显得苍白无力。
卡尔·马龙的状态甚至比第一场更差。他不敢在低位要球,因为他知道李飞的阴影会立刻笼罩过来。他尝试用自己并不擅长的远距离投篮来逃避对抗,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铁。
他的犹豫和畏缩,像一种病毒,迅速感染了全队。
反观太阳队,则打得行云流水。
尼克·安德森作为球队的首发后卫,精准地执行着战术,他不需要像斯托克顿那样大包大揽,他只需要在接到球时,将球传给最正确的人。
通常,那个人就是李飞。
第三节的一次进攻,李飞在高位持球,巴克利和罗德曼心领神会地为他拉开空间。他面对着爵士队中锋格雷格·奥斯特塔格的防守,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一个简单的交叉步,然后干拔而起。
奥斯特塔格拼尽全力跳起封盖,手指却连篮球的边都碰不到。
“唰!”
空心入网。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
李飞落地,甚至没有看一眼篮筐,转身就跑向后场。那种理所当然的平静,让整个球馆的观众都为之疯狂。
比赛再次早早进入垃圾时间。
终场哨响,118:85。
太阳队又一场33分的狂胜。
大屏幕上的数据再次刺痛了爵士队所有人的眼睛。
犹他爵士:
卡尔·马龙:9分,6篮板,11投2中。
约翰·斯托克顿:12分,8助攻,6失误。
菲尼克斯太阳:
查尔斯·巴克利:22分,10篮板。
尼克·安德森:15分,9助攻。
丹尼斯·罗德曼:0分,20篮板。
李飞:42分,21篮板,8助攻,5盖帽。
这一次,李飞用更全面的表现,再次宣告了自己的统治。
赛后,杰里·斯隆在发布会上脸色铁青,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会回到盐湖城,捍卫我们的主场。”
但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句话里没有底气,只有一丝悲凉的倔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