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事!舞丫头走前留了银子,再说,村里人都是自愿来帮忙的,工钱都没要多少。"
这时,永昌叔和几个帮忙盖房的村民从后院转了出来,看到林大有一家,立刻迎了上来。
"大有!你们可算回来了!"永昌叔一把抱住林大有,用力拍了拍他的背,"看看,这房子满意不?"
林大有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点头。
上官翼环视着这座新居,也不禁赞叹:"布局合理,用料考究,在乡下能有这样的房子,实属难得。"
永昌叔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就是按照舞丫头画的图纸盖的,她可真有想法,连灶台怎么砌都画得一清二楚。"
林舞正在屋里转悠,听到永昌叔的话,跑出来说:"永昌叔,你们太厉害了!比我画的还要好!"
她拉着众人参观新家:"爹,娘,你们看,这是主屋,我特意让永昌叔做了大窗户,白天不用点灯也亮堂。这是炕,下面有烟道,冬天烧火可暖和了!"
林大有和林氏跟着女儿一间间看过去,越看越惊喜。主屋宽敞明亮,家具都是新打的;厨房里砌了双眼灶,还预留了烟囱;最让他们惊讶的是,林舞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浴室,用砖砌了个浴池,下面可以烧火加热水。
"这...这也太奢侈了..."林氏摸着光滑的浴池边缘,喃喃道。
林舞笑着说:"娘,洗澡舒服了,人才有精神干活嘛!"
参观完房子,林大有紧紧握住永昌叔和其他帮工的手:"永昌兄弟,各位乡亲,这份恩情我林大有记在心里了!今晚一定要在我家吃饭,咱们好好喝一杯!"
永昌叔哈哈大笑:"那敢情好!不过大有啊,你现在可是有身份的人了,有地有地有宅子,我们这些粗人..."
林大有连忙摆手:"永昌哥说的啥话。不管在哪里,我都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沾了女儿的光。"
里正拍拍手:"好了好了,都别客气了。大有啊,你们先安顿一下,晚上我们都来吃饭,顺便商量下种地的事。"
送走里正和族老等人后,林大有和林氏又去老宅把爹和那几个下人都接了过来。林家开始收拾新家。林舞和母亲忙着布置房间,林大有和上官翼则去查看带来的种子和农具。
"王爷..."林大有刚开口,就被上官翼打断。
"林叔,不是说好了吗?私下里叫我阿翼就行。"上官翼笑着说。
林大有不好意思地笑笑:"习惯了...阿翼,你看这些种子保存得如何?路上我怕受潮,每天都检查。"
上官翼仔细查看了一番,点头道:"很好,没有发芽也没有霉变。这两天我们准备一下,就可以开始育苗了。"
另一边,林舞正指挥侍卫们摆放家具。
"福叔,把那个柜子靠墙放...对,就是这样!兰婶,你去帮娘铺床。"林舞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渐渐有模有样的新家,心里美滋滋的。
林氏走过来,递给女儿一杯水:"舞儿,歇会儿吧。这一路奔波,回来又忙活,别累着了。"
林舞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娘,我不累。看着咱们的新家,我浑身都是劲儿!"
林氏怜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你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这房子设计得真好,连永昌叔他们都夸你呢。"
"这都是师傅教我的。"林舞眨眨眼,"师傅说,住得舒服了,人才有心思干大事。"
傍晚时分,里正、族老、永昌叔等十几位村里德高望重的人都来到了林家新居。林舞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除了传统的鸡鸭鱼肉外,还有几道用红薯和土豆做的菜肴。
"来,大家尝尝这个拔丝红薯。"林舞端上一盘金黄透亮的甜品,"这是我特意学的做法,可好吃了!"
族老夹了一块,放入口中,顿时眼睛一亮:“哎呀,这味道真是绝了!林丫头,你这是在哪里学的手艺?这拔丝红薯做得真是又香又甜,还不腻人。”
里正也夹了一块,细细品味后,赞不绝口:“嗯,不错不错,这手艺真是没得说。林丫头啊,你不仅聪明能干,还这么有心,真是咱们村的福气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动起筷子,品尝起这道拔丝红薯。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
"林丫头,这红薯真能当粮食吃?"一位村民好奇地问道,手里还捏着半块拔丝红薯。
林舞笑着点头:"不仅能当粮食,还能做各种吃食呢!蒸煮烤炸都行,晒干了磨成粉还能做面条、馒头。"她转身从厨房端出一盘金黄酥脆的薯饼,"大家再尝尝这个土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