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笑容。
林舞抱着林曦,在一旁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她转头看向孙大人和农师们,说道:“几位大人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先到屋里歇歇脚,喝口茶。”
孙大人抬手礼让:“无妨,我们先看看这些农具,了解一下它们的用法,也好为接下来的收秋做些准备。”
一位农师拿起一把镰刀,仔细端详着,赞不绝口:“这镰刀的刀刃锋利,刀柄握感舒适,一看就是精心打造的好物件。”
林舞笑着解释道:“这些农具都是找城里最好的铁匠铺定制的,按照咱们村里人的使用习惯设计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用着得心应手。”
这时,二狗子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新锄头,兴奋地喊道:“哎呀,这锄头可真轻快,感觉比我爹那把好用多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孙大人说道:“看来公主这次真是用心良苦啊。有了这些好工具,再加上咱们合理的劳作安排,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林舞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田野,仿佛己经看到了金黄的麦浪和丰收的景象。她轻声说道:“希望如此吧,咱们村里的人都辛苦了一年,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
突然,林曦在林舞怀里仰头,小手指向天际,奶声奶气地喊道:“鸟,鸟。”
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群鸟儿在空中盘旋飞翔,发出清脆的鸣叫。孙大人看着这一幕,感慨地说:“这乡村的景象,真是让人心生宁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林舞轻轻摸了摸林曦的小脑袋,笑着说:“是啊,这里虽然没有城里的繁华,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随着农具的搬运逐渐完成,人们在院子里摆上了桌椅,泡上了一壶壶热气腾腾的茶水。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讨论着收秋的事宜。孙大人和农师们不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林舞和林大有等人则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众人正围坐闲谈家常,德公公忽整衣襟立起。尖细嗓音刺破院中喧嚣:“林大有、林舞接旨——”话音未落,满院人己跪作一片。
“林氏女林舞平定西凌有功,今封护国公主!”德公公展开鎏金圣旨,“赐黄金万两、白银万两,东海珠十斛,云锦百匹……”族老手中拐杖铿然坠地,铜杖头撞击青砖,迸出一串火星,碾碎青砖缝里颤巍巍的野菊。“着封林大有为承恩侯,赐朱雀街侯府,授永业田一千二百顷……”
林大有和林舞分别接过圣旨。此时大有耳朵嗡嗡的,夫妻两个互相瞅着,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陛下特嘱,”德公公捻着拂尘笑道,“将平阳郡六县皇庄并入公主封地。温泉行宫乃陛下亲赐。”接着又奉上九翚西凤冠,东珠璎珞撞出清越脆响,“此冠样式乃皇后娘娘亲手所绘。”沉甸甸的珠冠压得林舞脖颈发僵,忙以指尖抵住冠底。
里正与乡民们听得眼珠发亮,这个穷了多少辈子的荒村,今日竟出了凤凰!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祠堂内,烛火摇曳,映照在族老与里正肃穆的面容上。他们小心翼翼地展开圣旨,那鎏金的字迹在烛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承载着整个林家村未来的希望与荣耀。
“舞丫头,这可是咱村祖坟冒青烟了!”一位族老颤抖着双手,眼中满是激动与欣慰,“从今往后,咱林家村可要改称呼了,这是出了真龙天子身边的贵人呐!”
里正在一旁连连点头,他深知这份恩赐对于村子的意义非凡。“是啊,这不仅是对林大有和林舞的肯定,更是对咱们整个村子的眷顾。往后,咱们可得更加勤勉,不能堕了这护国公主家的威名。”
此时,祠堂外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是村民们在帮忙筹备午宴。女人们忙着洗菜切肉,男人们则负责搬桌椅、搭棚子,孩子们穿梭其中,嬉笑玩耍,整个林家院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二狗子看到林大有,停下手中的斧头,挠挠头,憨厚地笑道:“侯爷啥的俺叫不惯,还是觉得林叔亲切。不过俺就知道,舞丫头出息了,咱村也跟着沾光。”
林舞笑道:“爷爷、叔婶,以前你们怎么喊我,还怎么叫,咱村里也没有什么公主,我还是你们口中的舞丫头。”
随着午宴的临近,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了桌。有村里擅长厨艺的大娘精心烹制的红烧肉,肥而不腻,香气扑鼻;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清爽可口,勾起人们的食欲。男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花生米,喝着小酒,谈论着林舞的丰功伟绩;女人们则聚在一起,一边给孩子们夹菜,一边夸赞着林舞的孝顺与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