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为了大国的长远未来,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向陛下阐明。”
“阐明?陛下那儿需要你去禀报吗?陛下身旁的侍卫,耳目比你敏锐得多。”
“那可未必,你们没察觉到吗?侍卫统领李纲实则已投向了亲王府。”
众人低声交谈,言语间带着火药味。
这股怒火并非针对同僚,而是针对那位出身亲王府,现今已成为尊贵皇长孙的某人。
从他们对林远峰提及时,用的是“亲王府出身”而非“皇长孙殿下”这一称呼,便可见一斑。
交谈愈发激烈之时,
张华紧锁眉头说道,
“你们没意识到吗?这些贵族不仅仅因亲王府的关系,他们是对现任皇长孙本人深感敬佩。否则,以他们的地位与能力,怎会做出这些看似荒诞之事?”
张华之言,如雷鸣般震撼他们的心灵。
这些贵族真正敬佩的是皇长孙本人,而非他背后的权势?
这怎么可能!
“我觉得这些贵族是贪图富贵,所以才这般巴结皇长孙。”
有人含糊其辞地说。
其余几人也点头附和。
并非他们真这么想,而是只能这么想,
否则,
那岂不是意味着天下的兵马都与亲王府绑在一起?若亲王府有所图谋,谁能阻挡?
即便他们期盼废太子林震重新登上储君之位,甚至皇位,
只要亲王府不同意。
不,
只要现任皇长孙林远峰稍有不满,他一声令下,天下必会群起响应,且这些人皆是手握重兵的贵族。
这样的局面,将比建文帝时期,北平燕王朱权的威胁更为严峻。
要知道,建文帝时期,大多数贵族并无实权。
昔日追随开国君主李弘基征伐天下的功臣宿将,大多已被李弘基本人剪除殆尽。
余下的将领,对于文帝的皇位合法性,皆持认同态度。
至于燕王李翊,那不过是燕王府内部之事。
然而,李翊竟在重重围攻之下屹立不倒,引得其他藩王纷纷向其靠拢。
最终,李翊一战攻入京城。
这才使他坐拥整个大夏江山。
但须知,即便如此,李翊的这场征战亦是艰险异常,数次险些令燕王府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可以说,李翊平定天下,亦不乏运气成分。
倘若,
假使今日的皇位继承人是皇太孙李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