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了织布效率,减少了人力需求,还拓宽了布幅。
朱元璋大为欣喜,心中暗赞:
这小小之物,竟有如此奇效。
叶轩果然聪慧过人,能创制出飞梭。
有了飞梭,大明织布效率倍增,海外棉布供应无忧矣。
工坊管理官员闻讯赶来,惶恐不安。
“皇上。”
“臣未能远迎,请皇上宽恕!”
他未料到皇帝亲临。
朱元璋淡淡瞥了他一眼,询问工坊状况。
“工坊安好。”
“织布效率倍增。”
“但——”
官员欲言又止,面露难色。
“但何?”朱元璋眉头轻蹙,“但说无妨!”
“织布速度快了,可棉纱却不够织130布之用。”
朱元璋愣了片刻。
他未曾料到,织布效率的提升,竟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
棉纱供应不上了。
“棉纱机的效率并无长进。”
“只是织布机快了,相比之下,棉纱机便显得慢了。”
“因此棉纱不足。”
官员小心翼翼地禀报。
朱元璋道:“此事朕已知。”
他转身离去,返回皇宫,即刻召来了叶轩。
“爱卿可有如飞梭般的发明,能提升棉纱机效率?”
叶轩一时无语。
朱元璋当他是万能的?
提高棉纱机效率之法,确有。
但他却不知如何去做。
先前的飞梭制法,皆是系统所赐。
叶轩正欲开口,转念一想,自己虽不会,但大明地域辽阔,总有人懂得。
若要构建大明的不朽辉煌,工业亦不可滞后。
叶轩心中有了计较。
他打算推动大明工业的发展。
沉思片刻后,叶轩答道:
“确有高效棉纱机,但臣不会制作,需能工巧匠相助,共同改良棉纱机,提高效率。”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朱元璋身着黄袍,端坐其上,威严尽显。
“不会?”
朱元璋惊讶,眉头微蹙。
叶轩往昔总是无所不能,此刻却说“不会”,让朱元璋心生微妙之感。
原来,叶轩再强,亦是凡人。
朱元璋心想,心中略感宽慰。
若叶轩真乃无所不能,那才叫人害怕。
面对不完美之人,更易驾驭。
朱元璋非但不怒,反而面露和煦微笑。
“爱卿之意,莫非知晓改良棉纱机之法?”
“臣曾于典籍中目睹一称为珍妮机的棉纱机,然臣未曾亲手制作,故不通此技。”
“臣仅知其大致原理。”
“恐需匠人协作以成其事。”
“珍妮机效能,可增纺纱速度八倍有余。”
“若珍妮机得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