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除夕格外不同,崔氏专门请了县城最有名的戏班子来唱戏。/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
“我还是第一次听戏班子的戏呢。”任青苗凑到红玉身边小声说道。
崔氏本就不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按理来说,请戏班子进府是很多大户人家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赵家老夫人在京中,做主的就是崔氏,她不喜这些,府中就没有请过。
明年大少爷就要参加乡试,今年可能也是想添点喜气,所以才请了戏班来。
“我听说准备了好几个曲目,这大家耳熟能详的守岁戏,什么跳加官、天官赐福都有呢。”红玉见识比任青苗要多,但是真的听戏的机会也不多,所以脸上也很是期待。
任青苗搓搓手:“我连这些戏的名字都没有听过,这种戏班子都是在茶楼里唱戏,进去是要花钱的,我以前只从大人们的嘴里听过,今日我可是要专心的看,回头跟我家里人好好讲讲。”
红玉捂着嘴巴笑起来:“好,你专心的看。”
红玉就喜欢任青苗这首言不讳的性子,大家都知道她出身农家,幼时家贫才被卖进府,有的人以往落魄,得了富贵就会避讳以往窘迫的经历,害怕别人看不起,但是青苗不同。\我?的.书~城? ′最-新′章*节\更-新*快,
说什么都是大大方方的,没见过就是没见过,没吃过就是没吃过,丝毫不会因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觉得自卑或者羞愧,反倒是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十分好问,每到这种时候,红玉就会觉得青苗憨首的可爱。
她知道为什么大小姐身边的人都慢慢接纳了任青苗这个后来者,就像她自己,虽然表面上看着温和的,但是内心的防线还是很重的,其他人也是,不过也都慢慢被青苗的性子折服,没有人不喜欢这种光明磊落,做事稳重,进退有度,又没有私心的人。
红玉时常感叹,人各有命,青苗的命就是她自己一点点挣来的。
“红玉姐姐,出什么神呢?咱们该去找大小姐了。”
“哎,知道你等不及了,咱们这就走。”红玉笑笑,拉过青苗的手一起去前面找大小姐。
***
因为崔氏不喜听戏,所以崔家也没有专门的戏台,最后在前院花厅前的开阔之地专门建了一座临时的戏台。
面对着花厅正门,台基有不到一米高,三面都是敞开的,戏台的正对面设了两个主位,然后依次往下座位摆放的整齐。+x\d·w¨x.t^x,t¨.`c?o-m,
任青苗跟着赵时瑾过来的时候,柳姨娘带着赵时月,钱姨娘带着三少爷己经落座了。
赵时瑾在丫鬟的引领下也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任青苗环视一周,今日外院的男仆都被清退,周围伺候的都是丫鬟婆子。
刚刚过来的时候,她偷偷瞅了一眼,戏台后面用篷布搭了戏房,里面有传来说话声,应该是戏子们在里面上妆,换装。
此刻天色己晚,院子里的灯笼高高挂起,恍若白昼,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明月,时辰不早了,想来人马上就能到齐,她可真想一睹为快。
没一会儿,崔氏和赵二老爷还有大少爷和二少爷一起过来了,众人一番行礼后落座。
崔氏给窦妈妈使个眼色,今日的守岁戏就开场了。
咿咿呀呀,轮番上场的戏子让任青苗看的目不转睛,原来这就是听戏的感觉,她喜欢,等以后出府了,她也可以花十几文钱买上一壶茶,坐到茶楼里面听戏。
因为看的入神,任青苗丝毫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等不远处响起炮竹声,她知道时间到子时了。
上首的赵二老爷站起身,举起酒杯说了些贺词,下面的人共举,笑着附和,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任青苗不得不感叹,大户人家的人活得真累啊,妻妾之间,明明就不和睦,但是面上还要维持着你好我好的场面,虚与委蛇,实在是不甚畅快。
听过了子时的炮竹,等戏收场,众人就散去了。
赵时瑾今日高兴,走在路上也是蹦蹦跳跳。
“小姐,您慢点,看着点路。”墨玉在一旁提醒。
“没关系,有青苗在,就算我想摔只怕也摔不了。”赵时瑾说着转头朝青苗眨眨眼。
墨玉和红玉对视一眼,摇摇头,大小姐高兴起来,她们劝也没用,只能给任青苗使眼色,让她看顾的牢靠些。
“大哥回来真好啊,我好久没有见到娘亲这么高兴了。”
每年过年,应该都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但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