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林晏初和王石江跟着镖局终于到了京城。+r?c,y,x*s~w..~c^o*m_
“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天子脚下的京城啊!”林晏初一身风尘仆仆,发丝有些凌乱,下巴上新冒出来的胡茬若隐若现,微风一吹,衣角飘荡,显得有几分沧桑。
这一个月跟着镖局,野外、小村落、官道旁的破旧客店他们都住过,遇到坏天气,更是难捱,不过虽身体上受些累,但林晏初的精神却抖擞。
他小时候受限不能外出,常年待在家里,后面宇哥儿出生后,他才能随意出门,不过也只限于吉庆府内,再远的地方他是没有踏足过的。
这趟赴京赶考,他看了青山绿水,也见识了沿途城池的不同风情,以往书上用文字描述的情景真实生动的展现在眼前时,林晏初有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林晏初这才真实的体悟到了,书上的那些东西不再死板枯燥,和自己的所见所闻相结合,有勃勃的生机在。
看着巍峨的城楼,林晏初心想,这一趟到这里就己经值了,不管会试结果如何,己算是不虚此行。
这段日子正是各地学子赴京赶考的时候,像林晏初这样风尘仆仆的读书人不少,大家井然有序的排着队伍进城,人多却并不嘈杂。>*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a节`
城门处身穿铠甲的士兵手持长枪肃穆而立,眼神如鹰般巡视着过往的客商行人,林晏初可以想象,若是有人敢闹事,只怕瞬间就会被制住拿下。
这就是京城,天子脚下,细节处见威严。
检查过身份文书和路引,一行人终于进城了,和镖局的管事约好回程的事宜,他们就此分道扬镳。
刚走出去没多远,就听到有人叫自己,林晏初有些诧异,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可是林晏初林老爷?”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童手里拿着个画像,从一旁匆匆跑来。
“我是,你是?”他们家没有在京中认识的人啊?
“林老爷,我是我们少爷专门派来在这里等您的,我都等了三日了,可把您盼到了。”
林晏初问了才知道原来这是宇哥儿的西师兄陆子章派来的人。
王石江好奇,但并没有开口询问,等到晚些时候再说不迟。
听小厮解释清楚,林晏初也就受了对方的好意,这是儿子提前请他师兄帮的忙,心里熨帖至极,儿子实在是贴心。
两人跟着小厮朝陆府行去,沿途繁华的街道,热闹的街景,让人看的恍惚流连,林晏初想到当初媳妇给他信中描述的京城,如今眼前的一切有过之而无不及。+白¢马`书_院· ?追-最*新^章·节¨
这就是王朝最鼎盛繁华的中心,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走了大概有两刻钟,他们停在了一处府院前,只见朱红大门前挂着陆府两个字的匾额,小厮上前跟门房的人说了什么,然后就带着林晏初和王石江两人进了陆府。
林晏初想到之前儿子说的,陆子章乃是京城人氏,家中几代都有人在朝为官,是清贵的门庭。
今日所见,院内的景致,正正合了这一点,清雅不失大气,但又不见奢靡。
府中的下人也都规行矩矩,十分守礼。
“林老爷,这是提前给您收拾出来的院子,院中安排的有小厮伺候,您先稍事休整,我需去给我们少爷回话。”
林晏初抬头看着“青竹院”三个大字,笑着点头:“多谢了。”
进了院子就有两人迎了上来,也是十一二岁的小厮。
“林老爷,灶上有热水,您需要的话,可以先沐浴梳洗一番。”
林晏初和王石江对视一眼,两人如今这模样确实不适合一会儿见客,索性点头应下。
泡在浴桶里,林晏初环视西周,这就是大户人家,待客有条有理,丝毫没有感到怠慢的地方。
林晏初换洗一番,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一身青色锦袍,墨发束起,端的是风流倜傥,文雅可亲。
“林老爷。”刚刚去城门口迎他们的小厮又回来了。
“我们少爷说您此番舟车劳顿,让您梳洗休息一番,晚上府中专门设宴招待您。”
林晏初有些受宠若惊,以他的身份,本就是借居在此,怎能劳烦主家再这般费心设宴。
看出林老爷的无措,小厮又赶紧开口道:“少爷说了,他和林师弟情同手足,您就是长辈,怎么招待都是不为过的。”
叹了口气,林晏初只得让小厮给陆子章带一句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