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四章 生于昭陵

第四章 生于昭陵

“是啊。别说是为公事,就算那两个老糊涂真的伐木盗卖中饱私囊,也不至于为这点罪杀将军嘛。”李贤撇撇嘴,“我早就听说过权善才这个人,他是个‘老元从’,跟着先帝出生入死几十年,虽没大本事功绩,倚仗恩庇,在军中还是有资历威望的。”

狄仁杰在边疆都护府呆过不少时日,明白“老元从”是什么意思。那本来是指跟随高祖父子太原起兵、入关称帝的一批宿将老兵,或者至少是曾经跟着先帝东征西战打下江山的。但年深日久,这些兵将老死的老死、升迁的升迁——以他们这资历,凡稍有些能耐体统的,都能得高位名利,自有新官称相随。“老元从”的称呼,就慢慢变了味道。

比如象权善才,据说他年轻时候冲锋陷阵勇猛不怕死,曾是太宗皇帝那著名的“玄甲军”中一员。可他这辈子最能拿出手的,也就是这一笔履历。之后几十年,他虽然也一直在军中,百战余生熬资格,一步一步升职勋,可他带兵打仗的本事平庸之极,被人编排说“出击迷路、防御漏点、行军挡道、驻营着火”,要不是大唐天兵这几十年几乎没打过败仗,他这号蠢材早不知死几百回了。

有资格,没本事,还脾气大。五十岁之前,权善才一直在六七品的校尉、司阶、押官、别将等勋衔上打转,还是借着新皇登基加封元从宿将那一波恩旨,才跃入五品之列当上了将军。但他“不服新进、顶撞抗命”的名头早就在军中传扬开,哪位方面大将(几乎全是他的后辈)都不乐意要他,最后兜兜转转,兵部给他加了个三品虚衔,打发来为先帝守陵完事。

“权善才今年已七十多岁,早该退休致仕,不知道兵部为何拖延至今,酿成这等祸事。”狄仕杰摇头叹息。李贤笑道:

“这狄公就不知道了。原是先帝晚年,多次召集他们这些元从卫士欢聚忆旧,当面允诺过,只要他们自己愿意、身子也还能支持,就许一直宿卫护主到死,或者让他们的子孙直接顶番代役,不需走部选。这也是给开国宿将的加恩,金口玉言,当今不好擅自停销。权善才本来也有两个儿子,大的早早病死,小的预定要接他的班位,兵部籍注都添上了,没料想前些年战死在大非川,唉……”

狄仕杰心里一沉。青海大非川之役,乃是大唐开国五十年来最大的败仗,数万大军死伤覆没,没想到权善才的独子也在其中。

“他没孙子?绝后了?”

“好象说是绝嗣了,所以这老家伙反悔,撤了求致仕的文牒,一心打算老死在先帝陵上。他倒是有个长寿的命,至今身子骨都挺好……还有心力功夫叫人砍树,简直象故意求死似的。”

狄仁杰默然。他在狱中审讯时,只觉得权大将军脑子不大清楚,回话前言不搭后语,还特别爱倚老卖老,张口闭口都是“先帝如何如何”,动不动拍案顿足发脾气。但他气力健旺,能吃能睡,看着完全不象“活够了”,狄仁杰觉得老人家比自己还结实呢。

“怀英公怎么看?”李贤又盯着问了一句,“临来前,太子特意叮嘱,怀英公是断案能臣,执法多年,经验比我这毛头小子丰富太多,叫我凡事多听狄公意见,不要擅作主张。”

狄仁杰逊谢几句,还是没正面回答,反问:“东宫还有什么吩咐?”

那日在紫宸殿,李贤指定由狄仁杰做自己去昭陵的副使后,下来曾私向他说,临行前会引他去东宫拜见太子。但之后几天,狄仁杰一直没等到消息,自己又忙着审问案犯,直到出京也没见着当今皇太子李弘长什么样。东宫倒是着人来赏了他一些出行用得着的什物,很是细心妥帖。

“家兄叫我向狄公致歉,他这阵身子不好,公务也忙,没能抽空会见怀英公,深觉遗憾,好在以后还有得是机会。”李贤说着,突然一笑,带点淘气相,“出京前两天,听说二圣选定了太子妃,很快要迎入东宫大婚。要做新郎倌的人,忙上加忙,狄公当也能谅解。”

狄仁杰微微一怔,眼前闪过那张“妾杨薄命”的无头帖,心想皇帝皇后这时候匆忙选定新太子妃,未免落人口实。他不愿意牵涉进这种宫闱秘事,自然不提,只说些敬贺的话,“祈愿东宫早得圣孙,千秋万代皇嗣绵长”云云。

李贤附和着说“我到昭陵拜祭皇祖昭穆,也当就此斋沐告庙”,又问:“怀英公是头一回来昭陵拜谒吗?”

狄仁杰点头:“正是。某官卑职微,虽向往已久,却一直无缘奉敕入陵朝拜先帝——大王想必不是头回来?”

“当然不是。”李贤淡淡一笑,“我就生在这里。”

狄仁杰一愣,心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原来你是你母亲仍为太宗嫔妃守陵时怀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