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写作笔记:迫灵 > 第50章 后人类叙事:从神经具身到宇宙共情的情感范式革命

第50章 后人类叙事:从神经具身到宇宙共情的情感范式革命

人类中心主义本体论

(一)怀特海泛心论的叙事实践

怀特海认为 “一切实体皆有情感”,在小说中表现为:

岩石的缓慢情感波:在《山》中,外星岩石生命的情感以百万年为周期,“好奇” 表现为山脉的缓慢隆起(如喜马拉雅山的上升波),“悲伤” 是陨石撞击形成的陨石坑(瞬间的巨大波谷),人类短暂的一生仅能捕捉其情感波形的一个极小片段。

(二)哈拉维 “情感共生体” 的叙事解构

哈拉维的 “赛博格” 理论延伸至情感领域:

人机情感的共生波浪:在《机械圣徒》中,主角楚离的生物情感(如对人类的同情波)与机械义体的逻辑计算(如战斗策略的理性波)形成共生关系,义体的散热频率(机械波)与生物脑的杏仁核激活(情感波)同步振荡,解构 “情感 - 理性” 的二元对立。

七、未来工具:后人类情感的创作引擎

(一)情感光谱分析仪

基于质谱分析技术开发的写作工具,可将文本中的情感分解为化学分子波形:

!输入《简?爱》的告白段落,仪器解析出 “苯乙胺(爱情分子)的高频波” 与 “皮质醇(压力分子)的低频波”,提示情感表达的化学基础,辅助作者调整 “激情 - 克制” 的波浪平衡。

(二)情感引力波发生器

利用 ligo 原理生成跨媒介情感波形:

在 vr 小说《暗潮》中,用户手持的引力波探测器随剧情变化震动,当角色遭遇社会偏见时,探测器模拟暗物质的低频震动(不可见情感的具身化),而突破偏见时转为高频震颤(情感释放的物理反馈),使不可见的情感压力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波浪。

当小说中的情感超越人类大脑的化学突触,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中震荡,在星际尘埃的引力波中共鸣,在真菌菌丝的电信号中传播,文学便完成了从 “人类情感的记录者” 到 “宇宙情感的翻译器” 的壮丽蜕变。这种后人类情感叙事不再追求 “真实的人类情感模拟”,而是致力于构建跨越生物、机械、宇宙的情感共鸣网络 —— 让硅基生命的代码涟漪与碳基生物的神经脉冲共振,让行星的地质运动与个体的泪腺分泌同频,让量子世界的概率波动与文明的兴衰起伏协奏。未来的读者,或许不再通过文字想象情感,而是以整个身心作为传感器,在神经脉冲与引力波的交响中,感受从夸克到星系的所有存在的情感震颤,最终在这场宇宙级的情感共振中,领悟后人类文明的终极真理:情感不是人类的专属特权,而是宇宙万物共生共舞的波动本质。

人类情感为核心,融合神经科学、宇宙学、跨物种共情等前沿概念,提出 “情感期货”“引力波情感”“量子情感叠加态” 等创新叙事模型,并结合《算法情人》《星际移情》等原创案例展示情感的多维可能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