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梨点点头:“我们几个也去市里。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
“这么巧?”方芸也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正好一起了。”
可不是。
几家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刚下过雪,家属院里很是萧条,夯实的土路上,有些坑洼,那是雪化成水,踩出来的脚印。
杜嫂子抱着平安,盛楠三个还有张家的哥仨在前面跑跑跳跳着。
张参谋走在最前面,虽然不苟言笑,但目光一直没离开几个孩子,一旦孩子们跌倒,他是最快能做出反应的那个。
姜梨四个走在最后,边走边聊。
姜梨双手揣袖,以此来保暖:“芸姐,你们这是去市里玩?”
方芸拉下围巾,张嘴间,呼出一团白气:“算是吧,老张的妹妹和老娘今天的火车,我们去接人,顺便去市里百货商店逛逛,快过年了,我家那三个吵着要新衣裳呢。”
“你去买成衣?”杜嫂子给平安拽了拽衣服袖子,防止着凉:“成衣可不便宜。′w¨o!d^e?b~o-o!k/s_._c_o/m*”
“哪啊。”方芸跨过一个大鞋印:“我去看看都有什么款式,扯布回来自己做。”
一件成衣最便宜的也要五块钱,她家三个娃,三件就是十五,钱哪里是这么花的。
想到即将要来的婆婆和小姑子,方芸脸现愁色,家里就老张一个人挣钱,参谋的工资也不算多,儿子也渐渐大了,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愁死个人!
“惠玉,你呢,去市里干啥?”杜嫂子话音一转,又到了林惠玉身上。
即使大冷天里,林惠玉选择的也是风度,她一身棕色羊毛大衣,里面的白色高领毛衣圈着她的脸蛋,弱化了她眉宇间的傲气。
出色的五官哪怕是面无表情,也让人看得心里敞亮。
听到杜嫂子的话,侧了侧脸:“理发。^k_a!n¨s\h?u\z¢h¨u-s/h.o,u~.*c′o^m?”
两个字,言简意赅。
她在家属院里,一向是独来独往的性子,除了姜梨,跟谁都没有来往,今天还是第一次参与军嫂们的活动呢。
“你头发这么好,剪了怪可惜的。”方芸的手也有些冷,学着姜梨的样子揣起来:“卖都能卖不少钱呢。”
这话可不是夸张的,林惠玉一头长发,浓密有光泽,摸上去真真如缎子一般。
“我不剪。”林惠玉解释了一下:“是去烫发。”
这就涉及到杜嫂子和方芸的知识盲区了。
林惠玉看两人不解,把目光看向姜梨,果然见姜梨一脸淡定,心情莫名的好了起来。
被她关注的姜梨,确实很淡定,不就是烫发呢,多平常的一件事。
瞄到垂到胸前的头发,她心思一动,“你去哪烫?”
林惠玉一听就知道她什么打算,“百货商店对面,新开了一家理发店。”
“技术怎么样?”
一听这话,林惠玉觉得,之前的姜梨回来了:“我表姐开的,她从港城学来的手艺。”
港城啊~
“我也去。”姜梨下定了决心,快要过年了,是得需要理个发了。
那什么,过年三件套嘛~
林惠玉眼角泄出丝丝笑意:“好。”
说话间,公交车到了。
天冷,公交车上也没多少人,一行人全都有了座位,姜梨和方芸四个坐到最后面,加上个三圆,正好五个座位。
坐稳后,姜梨从杜嫂子手里接过平安,“嫂子,你去市里干什么?”
刚才都忘了问了。
“给书修送点咸菜。”杜嫂子拍了拍包袱:“他走的急,忘了带,我这不给送过去。”
杜书修在市里上高中,这年头的学校,是有食堂的,但食堂太贵了,不划算,所以大多数家庭都是选择自己带粮食和咸菜。
月初的时候背着去学校,算计着吃到月末,然后周而复始。
姜梨点点头,没再多问什么,只是说:“公交车下午才往回走呢,你送完咸菜去哪?”
不等杜嫂子回答,她就说:“不然你跟我们去理发店看看?”
杜嫂子打算去国营饭店坐着到下午呢,但是听姜梨这么说:“也成。”
旁边的方芸也笑呵呵的道:“等我逛完,我也去看看,我长这么大,还只在电影里见过烫头发呢,这次得好好见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