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这东西,家家户户都会腌,但是一家一个味道,想腌的好吃,那确实需要手艺。?山′叶¢屋· *免.肺/跃_毒/
姜母也附和:“三妮儿这话说的没错,还有好些客人问我咸菜是在哪弄得呢。”
咸菜也算是带动了早餐店的客流量。
姜二婶和姜明嫂子听得眉开眼笑的,心里的念头再也按捺不住:“那你们说,我来市里开个店怎么样?”
她现在还记得,姜梨给她画的大饼。
什么先打开销路提高知名度,等时机成熟了再开个属于自己的咸菜店。
她的咸菜,不止供应大嫂一家的早餐店,还供应了另外两家餐馆。
只每个月咸菜的收入,就有五百多,这搁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腌咸菜成本也不高,就是费点功夫而已。
要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店...
她越想越美好,姜明媳妇也是一阵激动。
开了店不就等于进城了吗?进了城不就成了城里人?
“大娘,三妮儿,你们帮我们合计合计,成吗?”
姜梨沉吟了一下,还是说:“我建议,你们先挑着担子来城里卖一段时间。+微¢趣`小¨税?枉¨ \追,最*歆+蟑¨結+”
“咸菜这东西,大家就算需要,也不会一次性买太多,你们虽然现在供应餐馆,可知道的人还是太少,最好是再扩大一些知名度。”
姜二婶认真的听着。
姜母也赞同:“那时候我们家卖包子就是用的这样的办法,别怕辛苦,得打个好地基,才能盖好房子。”
姜二婶婆媳俩觉得很有道理:“那我们就趁着年前卖一波试试?”
冬天可是消耗咸菜的大户。
“到时候二婶你们就去各大厂区的家属楼卖,他们不缺钱,肯定愿意买的。”
“我听你的。”
第186章 八六年
姜二婶是个利落的人,第二天就挑着扁担来了城里。·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
借了姜家的三轮车,沿街叫卖咸菜。
她不止卖咸菜,还有咸鸭蛋,鸡蛋等等。
三轮车后车厢上,一排排玻璃罐子依次排开,能让路过的行人看到里面各色咸菜。
姜二叔骑车,二婶叫卖,姜明媳妇负责收钱,三人配合无间,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们带来试水的咸菜已经全都卖空了。
姜二婶那叫一个高兴,连饭都不吃,兴冲冲的回家去了:“家里还有事呢,要过年了,我得忙着洗洗涮涮的。”
姜母也不强留,给她装了些包子:“回去路上吃。”
姜二婶收下了。
就这样,一直到过年。
姜二婶每天上午来卖咸菜,下午回家准备过年,短短五天的时间,挣到了三百块。
年底算账的时候,一家子都惊呆了:“这、这么老些?”
虽说每天的收入也算账,但是每天五六十,跟五天三百多比起来,还是没那么显眼的。
搁以前,他们一个月才能挣五百。
一瞬间,姜二婶做出决定:“年后咱们把地租出去,买辆三轮车,老头子,还有巧巧跟我一块做咸菜,姜明继续跟着桃儿。”
“等咱攒攒钱,一家子也搬到城里去。”
怪不得人人都做小生意,是真挣钱。
姜二叔三人自然不会反对,一家子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欢欢喜喜的过了个年。
与之相反的是姜三叔家。
年过的冷冷清清,并且格外不开心。
黄翠英脸现嫉妒:“我都听说了,大娘一家在城里过得日子可好了。”
“爹你跟大伯是亲兄弟,咱们家日子难过,要他们接济一二不过分吧。”
姜武很是赞同:“就是,就是,爹,大娘都有钱给丫头片子买房,您这个亲儿子亲弟弟反倒放到一边来,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可是家里的男丁,大娘要是有钱,给我也买一套,我以后肯定念他的好。”
他大言不惭的说着,觉得肯定是姜桃姐妹俩使了什么诈,哄的大娘给她们买房子。
既然这样,自己也可以啊。
姜三叔听得也心向往之,大哥一家买了那么多房子,分他们家一套也不过分。
“年后咱就进城。”他还是有些小聪明在身上的:“到时候不要直接提房子,说是伺候娘的,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