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云龙的独立团因为装备了“莫氏军火”而实力大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晋西北的另一支八路军主力部队,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_j!i′n*g·w,u′x·s+w~.¨c_o,m*
这支部队,便是由孔捷担任团长的独立团。
孔捷,也是一位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红军老战士,作战经验丰富,指挥风格稳健,深受上级信任和部下爱戴。
他手下的这个独立团,虽然不像李云龙的部队那样“声名狼藉”,但也算是一支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的劲旅。
然而,在最近一次反扫荡作战中,孔捷的独立团却遭遇了日军主力的疯狂围剿,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部队不仅减员严重,更要命的是,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剩下的枪支也大多带病,急需修理。
眼看着就要入冬,根据地又遭到了敌人的严密封锁,粮食和药品也极度匮乏。
整个独立团,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孔捷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硬汉,此刻也是愁眉不展,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部队的武器弹药和物资补给问题,那么他的独立团,很可能就撑不过这个严酷的冬天了。
“他娘的!这仗打得太窝囊了!”
团部指挥所里,孔捷狠狠地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桌上的煤油灯火苗都跳了几跳。~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
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脸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
政委刘兴(虚构人物,孔捷的搭档,负责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在一旁叹了口气,劝道:“老孔,你也别太着急上火了。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孔捷烦躁地摆了摆手:“办法?能有什么办法?上级拨付的物资,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让我们自力更生?我们现在连枪都快拿不稳了,还怎么去跟小鬼子抢东西?”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就在这时,一个通讯员匆匆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报。
“报告团长!政委!分区急电!”
孔捷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了一遍,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
电报的内容,与之前丁伟收到的那份大同小异,也是上级要求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想办法从敌人手中获取补给。
“又是这些官样文章!”孔捷没好气地将电报扔在桌上,“说得轻巧!要是能从敌人手里抢到东西,老子还用得着在这里受这份鸟气吗?”
刘兴政委拿起电报看了看,也是一脸的无奈。
指挥所里的气氛,愈发沉闷压抑。
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孔捷的脑海!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兴政委,急切地问道:“老刘!我记得前段时间,黑风口的王老虎他们,好像搞到了一批好东西?还有丁伟的新一团,最近也是鸟枪换炮了,听说火力比以前猛了不少?”
刘兴政委闻言,也是眼睛一亮,点了点头:“没错!是有这么回事!我听分区后勤部的同志说,他们都是从一个叫莫师傅的人那里弄到的军火。!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那个莫师傅,可了不得,据说能造出威力堪比小钢炮的手榴弹,还有打得又远又准的子弹!”
“莫师傅?!”孔捷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这个莫师傅,到底是什么来头?他在哪里?我们能不能也跟他联系联系?”
对于这个在晋西北声名鹊起的军火奇才,孔捷自然也早有耳闻。
只是他之前一首忙于应付日军的扫荡,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些小道消息。
而且,他这个人,向来比较务实,对于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江湖传说,总是抱着几分怀疑的态度。
但现在,独立团己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一丝可能的机会,他都不能放过!
刘兴政委沉吟片刻,说道:“这个莫师傅,据说非常神秘,行踪不定。不过,黑风口的王虎,还有新一团的丁伟,跟他都有些交情。我们可以通过他们,试着联系一下。”
“只是……”刘兴政委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我听说,这个莫师傅的军火,价格可不便宜啊!而且,他主要是以物易物,优先考虑各种废铜烂铁和化工原料。我们独立团现在……恐怕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交换啊!”
孔捷闻言,眉头再次紧锁。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独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