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这种隐蔽且致命的武器,自古以来便是对抗强敌、延缓敌人进攻的有效手段。^墈,书^君- ,庚?鑫*醉-全^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许多根据地兵工厂,也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过各种土制地雷,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传统的土制地雷,大多采用黑火药作为装药,威力有限,而且引信结构简陋,可靠性不高,很容易出现哑火或者误炸的情况。
莫兴华的目标,利用“黑色闪电火药”研制出一种威力更大、性能更可靠、使用更方便的新型简易地雷,使其成为八路军部队手中真正的“杀手锏”。
他首先从系统商城中,仔细搜寻和研究了各种关于地雷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系统商城中关于地雷的图纸种类繁多,从最原始的压发式、绊发式石雷、陶雷,到相对高级一些的定向雷、跳雷,甚至还有一些反坦克地雷的雏形设计。
但考虑到目前山洞兵工厂的技术水平和材料限制,莫兴华并没有好高骛远,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了几种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但威力却不容小觑的压发式和绊发式地雷之上。
“苏婉,大锤师傅,二牛,嘎子,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新玩意儿。”
莫兴华将众人召集到“研发室”,摊开一张用铅笔绘制的简易地雷结构示意图。
这张图纸,是他综合了系统提供的几种地雷设计方案,结合山洞兵工厂的实际情况,以及他对未来战场需求的判断,亲自设计出来的。′j_c·w~x.c,.!c+o-www.
“这是我初步构想的两种简易地雷,一种是压发式的,我们暂且称之为‘莫氏一号压发雷’;另一种是绊发式的,称为‘莫氏一号绊发雷’。”莫兴华指着图纸,向众人解释道。
“这两种地雷的整体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雷壳、装药、传爆药柱、以及引信机构组成。”
“雷壳,我们可以继续沿用制作‘莫氏铁拳手榴弹’的经验,采用薄铁皮冲压焊接而成,也可以因地制宜,使用一些更易获取的材料,比如坚固的木盒、厚实的竹筒,甚至是掏空的石头。”
“装药,自然是使用我们最新研制的‘莫氏超级黑火药(威力加强MAX版)’,务必保证其威力和爆速!”
“传爆药柱,则是在主装药和引信之间,起到可靠传爆作用的关键部件。我们可以用高纯度的超级黑火药,经过特殊压制处理后制成,确保其能够被引信稳定点燃,并迅速引爆主装药。”
“而最核心、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便是引信机构了。”莫兴华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他指着图纸上两种不同的引信结构,详细解释道:
“‘莫氏一号压发雷’的引信,采用的是一种简易的压力触发击针机构。当地雷被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时,压力板下沉,带动击针撞击我们之前研制的‘莫氏一号底火’,从而引爆传爆药柱和主装药。”
“这种引信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触发灵敏。+三+叶_屋\ ^蕪~错_内+容*缺点是对压力感应比较首接,容易被一些轻微的震动或小动物误触,安全性稍差一些。”
“而‘莫氏一号绊发雷’的引信,则采用的是一种拉发式击针机构。当地雷的绊索被敌人拉动时,绊索会带动一个释放销,释放处于压缩状态的击针弹簧,击针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猛烈撞击底火,引爆地雷。”
“这种引信的优点是隐蔽性好,可以设置在敌人必经的通道或隘口,出其不意地给敌人造成杀伤。缺点是布设相对麻烦一些,而且对绊索的材质和张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听完莫兴华的讲解,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王大锤首先开口道:“兴华,这雷壳和装药,俺老汉倒是有点把握。只要有图纸和材料,俺保证给你做得结结实实,装药也装得足足的!”
李二牛和张嘎也跃跃欲试:“莫师傅,这引信机构,听起来比手榴弹的引信还要复杂一些,不过俺们愿意试试!保证不给您丢脸!”
苏婉则黛眉微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莫大哥,这两种引信机构,都需要用到弹簧和一些精密的销钉、卡榫。以我们目前的加工条件,能保证其可靠性和一致性吗?”
“特别是那个压发雷的引信,如果压力板的灵敏度控制不好,或者击针与底火的配合出现偏差,都很容易导致哑火或者误炸,反而会给我们自己人带来危险。”
莫兴华点了点头,苏婉提出的问题,也正是他所担心的。
地雷这种武器,不同于手榴弹,它是在无人值守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