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攻坚炸药包”在试验场上展现出的那毁天灭地、如同天罚降世般的恐怖威力,如同在晋西北这片烽火大地上投下了一颗真正的“霹雳神雷”,不仅炸平了坚固的模拟碉堡,更彻底炸开了各路抗日武装指挥官们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想象空间!
当李云龙从火急火燎赶回来的张大彪口中,听闻了那如同神话传说一般的爆炸场景——“团长!那玩意儿一响,地动山摇!两米厚的石头碉堡,就跟纸糊的一样,连渣都没剩下!地上首接炸出大坑!乖乖,比他娘的地震还厉害!”——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独立团团长,激动得差点从炕上蹦起来,当场就拍着桌子,用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嘶吼道:“他娘的!老子要这玩意儿!老子要这能平山头的‘超级大炮仗’!有多少要多少!不!老子要把莫老弟那造这玩意儿的本事,连锅端都给学过来!”
他立刻意识到,这种“攻坚炸药包”,才是他独立团真正需要的、能够一锤定音、改变战局的“攻城拔寨第一利器”!
有了这宝贝疙瘩,以后再遇到小鬼子那些修得跟王八壳一样硬的据点,还不是手到擒来,想怎么炸就怎么炸?
什么他娘的飞机大炮,在老子这“攻坚炸药包”面前,都得乖乖叫爷爷!
于是,李云龙再次派出了他的“御用采购兼技术学习大使”张大彪,带着独立团几乎所有的“压箱底的战略储备”,火急火燎地再次杀向了山洞兵工厂。_第′一·墈\书?旺. ·首+发^
这一次,李云龙给张大彪下的可是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莫师傅那里,搞到至少三捆“攻坚炸药包”!如果能把制造技术也“学习”过来,那就更是大功一件,回来首接官升一级!
丁伟和孔捷等其他部队的指挥官,在得知“攻坚炸药包”的恐怖威力后,也纷纷派人前来“慰问”和“洽谈”,希望能从莫兴华这里分一杯羹。+E′Z-暁/税*王_ ,更+欣′嶵`哙,
他们虽然不像李云龙那么“财大气粗”和“不顾一切”,但也想方设法地凑集了一些兵工厂急需的物资,希望能换取到哪怕一具这种“大杀器”,作为部队的“镇山之宝”。
一时间,山洞兵工厂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成为了整个晋西北抗日武装眼中最炙手可热的“军火圣地”和“技术高峰”。
面对各路“财神爷”的热情追捧,莫兴华虽然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冷静和克制。
他深知,“攻坚炸药包”这种“战略级”武器,威力巨大,影响深远,绝不能轻易外流,更不能被滥用。
而且,其核心装药“黑色闪电”的生产成本极高,工艺复杂,产量也极其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所有部队的大规模装备需求。
因此,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莫兴华决定,首批试生产的“莫氏攻坚炸药包”,将采取“极其限量供应、重点战略倾斜、并附加最严格使用条件”的原则进行分配。
经过一番“友好而激烈”的讨价还价和“战略利益”的权衡之后,出手最阔绰、需求也最迫切、同时也最能“折腾”出最大战果的李云龙独立团,最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两捆“莫氏攻坚炸药包”的“优先装备权”。
作为交换,独立团不仅付出了之前带来的所有“战略储备”,还郑重承诺,在未来的战斗中,为山洞兵工厂提供最详细、最全面的“莫氏军火”实战测试数据,并优先供应兵工厂急需的各种日械残骸和特殊材料,甚至愿意派出最精锐的工兵分队,协助兵工厂进行一些危险的试验。
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独立团,也凭借其与兵工厂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在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地位,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申请”和“保证”,各自获得了一捆“攻坚炸药包”的“试用名额”。
至于王虎的黑风口游击队,考虑到他们主要承担的是兵工厂外围的警戒和游击骚扰任务,对这种“攻城拔寨”的重型爆破装置需求不大,莫兴华便没有给他们配备,而是承诺会优先供应他们更多威力加强版的“莫氏霹雳雷”和新型地雷,并加强对他们的技术指导。·我,得*书_城, ~首*发-
就这样,第一批仅有的西捆“莫氏攻坚炸药包”,便如同稀世珍宝一般,被小心翼翼地分配到了晋西北战场上三支最具战斗力的八路军主力部队手中。
各部队在得到这种“大杀器”后,都将其视为最高机密,由最可靠的人员保管,准备在未来的关键战斗中,给日军来一个“石破天惊”的“惊喜”。
然而,就在晋西北各路抗日武装因为“莫氏军工”的崛起而士气大振,积极筹备着给日寇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