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土墙土瓦应声崩塌,掩体塌陷,炊事棚连带着半个厨房被炸成齑粉。
滚滚浓烟升腾,一枚千斤炸弹落在大院中央,将整个院落掀起半人高的尘土,驻防队伍几乎瞬间就被火海淹没。
紧随而至的是第二批轰炸机,它们的飞行高度更低,炸弹投掷更加密集。
太城县的城墙本来修筑得就足够坚固了,此刻却如遭猛兽噬咬般被炸出多个豁口,一座东南角的望楼在连续三发穿甲炸弹的打击下轰然倒塌,砖木横飞,压倒了附近巡逻的十几名战士,他们连惨叫都未能发出。
黄崖洞兵工厂三厂所在区域也遭遇了猛烈轰炸,尽管大部分设施掩藏于地表之下,但冲击波仍撼动了整座厂区。
地表掩体上的伪装被撕裂,几处通风口被炸塌,浓烟与灰尘顺着地缝喷涌而出,仿佛地下也在灼烧。
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混凝土灼裂的气味。
爆炸一波接一波,没有丝毫间歇。
整座县城仿佛被钢铁洪流反复碾压。
城南民兵训练场本是一处空旷地带,此刻却弹坑密布,一辆刚拉弹药进来的驴车被炸得西分五裂,车轮与驴的尸体散落在十数米开外,燃烧的油脂与血肉混在一起,令人揪心。
几名刚参军的民兵战士被爆炸掀翻在地,手脚折断、头颅流血,在地上挣扎蠕动,惨状触目惊心。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许多战士拼命将通信器材、枪械与弹药箱转运入地库,地库厚重的混凝土是他们唯一的防护。
这些日军遗留下来的核心设施都是半地下结构,外墙包裹着厚达数十公分的钢筋混凝土,即便炸弹落于其上,也只能震出碎屑。
整整一天,日军飞机轮番轰炸,一刻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