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倒是能侃侃而谈,有模有样。
反正史进觉得一副高手的样子。
“景苑文会你可知晓?”
“这个奴家倒是知道,还曾去过一次。”
史进大喜,这可问对了人了。
“那你可知道文会究竟如何?”
“公子是问文会有什么内容吧?”
“对对。”
“文会内容不一,多数是诗词唱和,也有文章交流,还有政论机变,不一而足。”
“那你细细道来。”
当下李师师就把当时参加文会的所见告诉了史进。
归结起来也就是三个板块,诗词,文章,和策论。倒是与科举有点像,所以也有人戏称其为“小科举”。
在文会结束后会选出一个文魁,这文魁不一定要三样皆出色,有一样出色即可上榜,得票最多者即得文魁。\求!书?帮_ ·最,新-章.节·更/新¢快^
听过李师师介绍之后,史进心中多少有了些底。
“你接下来准备一下,文会那日你陪我前去。”
为了保险起见,史进决定到时候要把李师师给带上,当他的小秘书,以备随时查询。
这就叫有事秘书干,没事干......啊呸!罪过罪过。
“我?”李师师愣然。
“怎么?”
“我那么丑......”
“谁说你丑了?小美人一个,你是不照镜子吗?”
李师师脸一红,她只是下意识地说出来。
她一天照好几次镜子,当然知道现在自己绝说不上丑。
只是公子这么说她,总是让她羞恼。
“公子最近可有词作。”
李师师是知道史进酒楼上所做诗词的。
“如有佳作也可到时候在文会上发表。”
“哦,这样也行。不是要即兴写作。”
“即兴写当然最佳,但那都是惊才绝艳的天才。”
史进一听更有底了,哈哈!要问抄词哪家强,还看汴京史大郎!
偶像李清照的词先晚点抄,确定她没在这个时空再说,直接抄老辛的。
史进心情大好,“嗯,像你少爷我这样的。”
李师师怔了怔,史进好像也没吹牛,酒楼上不就是两首即兴之作吗?
日子是有事则短,无事则长。
史进又回到周侗那里继续修习。
过了三五日,石秀找上门来。
两兄弟各自忙碌,倒是有近半个月没见。
史进把石秀让进屋,听石秀说起这段日子的经历。
石秀动作很快,史进那边打好招呼后,他便带着那帮少年开始跑起了外卖。
有着皇城司做靠山,那些有点规模的帮会也不敢刁难他们,即便有不开眼的,也打不过石秀。
如此,很快他们便由二十几人扩展到百来人。
“多少?”
史进惊问。
“三百二十七人。”
石秀带着几分得意说道。
史进吓了一跳,这才过去半个月居然就有这么多人。
他第一反应是要破产了。
三百多人吃也能吃穷他。
“你那边是不是没钱了?”
他之前交给石秀五十两银子修葺房屋以及做日常开销。
原本想着起码能用上几个月的,但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
“大郎,你看看这儿。”
石秀神秘地掏出几张纸。
史进接过来一看,居然是一张房契和一张二百两的银票。
“我没想到做索唤这么赚钱,一个人一天下来就能赚100文到200文,这半个月我们一共赚了576两银子。扣去日常吃食损耗,还剩500两,我租了六间房子做伙计们各地方的落脚点。有一间房子挺好,我便买了下来,剩下这些拿给你。”
石秀笑着说。
史进愣了半天,他本意只不过想救助汴京城中的流浪乞儿,却不想居然还能赚这么多。
此时他也明白过来,石秀能赚这么多,还因为这帮孩子只是管吃管住,不发工资的。
赤果果的剥削啊!
“大郎,你看我们这规模还能扩张吗?”
石秀也没想到一下子规模搞到了这么大,心里既开心又有几分惶恐。
所以才忍不住来找史进商量。
史进定了定神,汴京此时应该是有一百多万人口的,相对这么大的基数,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想想后世那外卖覆盖率,这才到哪啊,人数过万了再考虑饱和的问题吧。
看着石秀那明显瘦了一圈的脸,史进也忍不住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