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72军各部队都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战前准备。
108 师接到收集船只的命令后,师长深知此任务困难重重。
长江沿线情况复杂,船只数量有限且分布分散,要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船只,绝非易事。
然而,军情紧急,容不得丝毫懈怠。
师长当机立断,决定将整个师打散,以连为单位,沿着长江展开细致的搜寻工作。
各连战士们迅速行动,深入沿江的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船只的地方。
他们不仅征用了那些只需简单维修就能使用的渔船,就连一些稍显破旧,但经过修缮仍可派上用场的船只,也都纳入了征用范围。
同时,师长还特意派出侦查营,让他们深入到周边的各个村庄,挨家挨户地打听是否有尚未下水的新船。
一旦发现,便立即按照规定征用。
侦查营的战士们不辞辛劳,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而另一边,106 师、105 师和 107 师的战士们也没有丝毫放松。
他们深知即将面临的抢滩登陆作战任务艰巨,为了确保战斗胜利,战士们反复检查身上携带的武器弹药,仔细擦拭每一支枪支,确保它们处于最佳状态。
除此之外,战士们还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展开了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
其中一项重要训练便是模拟船只在航行途中被敌军打沉后的应急情况,着重训练如何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快速且有序地游向沙滩,确保登陆行动不受影响。
训练场上,战士们一次次跳入水中,奋力向对岸游去,溅起的水花见证着他们的努力与决心。
在艰苦的训练中,每一位战士都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充分的准备。
整个军营都被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所笼罩,大战前夕的气息愈发浓烈。
而此刻,被关押调查的谢婉婷,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也一首牵挂着部队的情况。
她不知道72军即将面临一场怎样的恶战,更不知道赵伟学在这场战斗中将会面临何种挑战。
而在 72 军的部队里,征集的船只和各项准备工作己全部就绪,全体将士们严阵以待,静静等待着进攻时刻的到来。
赵伟学深知登陆作战的艰难程度,尤其是那片宽广的河滩,无疑是一片死亡之地。
但无奈作为登陆的船只大多数都是木制帆船,唯有靠浅滩进行冲滩登陆,才能最大限度地靠近敌方的沿江阵地。
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随第一批战士一同登陆。
郭玉梅听闻这个决定后,不禁有些担心,皱着眉头说道:“你一个堂堂副军长,亲自率队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哟?
这万一有个闪失……”
赵伟学却只是微微一笑,神色镇定地说道:“军长放心,我会小心的。
战士们都在奋勇向前,我怎能躲在后方?
只有和他们并肩作战,才能鼓舞士气,更有把握拿下这场战斗。”
郭玉梅深知赵伟学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一旦做出决定便很难更改,也就不再规劝,只是在心里暗自赞叹,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位指挥官啊,不但智勇双全,还悍不畏死。
她随即转头,严肃地命令 106 师师长周成文:“务必保证赵副军长的安全,若有丝毫差池,拿你是问!”
周成文神情庄重地敬了个礼,坚定地回答道:“请军长放心,我定会全力保护赵副军长,哪怕拼上我的性命!”
第二天凌晨 3 点,江面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江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低沉的声响。
郭玉梅神色凝重地站在江边,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整装待发的船队,随后大手一挥,一声令下:“出发!”
刹那间,数百艘船只如离弦之箭,悄然向对岸的武汉城驶去。
木桨划动江水,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
战士们神情专注,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他们知道,一场残酷的战斗即将来临,但为了解放武汉,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毫不退缩。
赵伟学站在一艘帆船的船头,望着前方黑暗中的江面,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更相信 72 军的战士们。
他默默在心中为战士们加油鼓劲,同时也警惕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随着船队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