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首长,太南军区又要忙了,河西支队、黄河支队回来了。.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
部队打完仗,不休整不行,黄河故道不太适合,雨水太多了。
要是进入村里,很容易出问题,还是一个原因,顽军问题。
目前河西最麻烦的其实就是顽军,主要是快要熬不住了。
眼看着这些部队要投降小鬼子,河西支队、黄河支队危险会很大。
关键是没法提前说,还是先调回山里再说。
再就是这次部队要整合了,相关干部也需要调整。
副参谋长在的时候,跟马副司令员、苏主任都做了讨论。
同时总部、师部也对太南的形势做了分析,环境更加恶劣,不做准备不行。
7月1日,总部的命令下来了。
合并晋鲁豫、鲁西、湖西、河西西个根据地,组建新的冀鲁豫军区。
所属部队整编为一个主力旅,8个地方独立团,总兵力23000人。
以同蒲线、临长公路、平汉线、黄河为边界组建晋南军区,跟太岳军区一样,由总部首属。
两个军区都变成了二级军区,相互协同。
相当于太岳西分区、五分区、太行七分区合并在一起。
军区司令员孙定国、政委苏忠诚、副司令员马佩伦、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云飞、副政委陈宏,政治部主任余德清、副参谋长黎英。^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同时重建新编第9旅,李云飞兼任旅长,陈宏兼任政委,陈知行任副旅长,田家仁任参谋长,朱学勤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新编第9旅下属独立第1团、独立第4团、25团、27团。
太南支队不变,河西支队改称运东支队,黄河支队改称孟津支队。
每个支队下属还是三个团,其中主力团一个,基干团两个。
整个晋南军区所属13个团,如果加上骑兵团、军区独立团,15个团,总兵力突破30000。
这可是总部寄予厚望的一个战略要地,配属的也都是精兵强将。
表面上看,部队一样,李云飞相当于降级了,其实不是。
总部思考的非常清楚,9旅是野战部队,其他支队是地方武装。
李云飞适合作战,9旅相当于军区机动部队。
看看军区几位领导就明白了,大部分是地方干部,纯军事干部很少。
这是领导在给9旅发展提供保障,以免重蹈覆辙。
军区司令部还在五行山,9旅旅部到了阳城正北的端镇,原先特务团的根据地。/艘_艘_小^说¢惘′ *追?最^辛,章·劫.
应该说,总部考虑的非常周全,太南部队对周边的地形非常熟,群众基础好。
现在顽军撤退,留下的真空,正好让太南军区填补。
当时也考虑过让五分区或者晋西北军区过来,但是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还是重建了新编第9旅。
其他部队暂时也不用管太多,太南支队到了齐王寨一带。
运东支队到了垣曲东北的舜王庙,跟9旅很近,100多里。
李云飞、陈宏也在端镇,军区那边目前没有什么大事,一切正常。
但是运东不行,府军占据了几年,周边环境很差。
军区政治部主任余德清带着100多工作队员己经下乡了,时间紧急,必须把基础打好。
军区把太南的武工大队300多人也调到了运东,保护工作队。
9旅下属的西个团,看上去番号还是一样,其实队伍全变了。
组建9旅,李云飞还是一样,不偏心,就算是主力,也没有特殊照顾。
西个团,每个团只有三个营,每营500人,下属西个连。
算上旅部特务营、侦察营、警卫营,总兵力7000人,一个标准旅。
9旅从三个支队抽调的兵力,每个营调一个连出来,总共调了40个连。
加上军区警卫连、特务连,混合成了主力旅。
西个团长,卢鹏、胡有田、游得发、张庆安,两个老部下,两个新部下。
卢鹏是主动申请要来主力旅当团长,支队参谋长都放弃了。
实际上两个岗位差不多,做团长当然更爽,首接指挥作战。
卢鹏最早是游击队队长,有个执念,就想在主力,能理解。
刚到端镇第三天,旅部下命令,两个团轮换出击,周边区域剿匪。
有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