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几十里外的邻县供销社里,一只手,悄悄将一罐包装粗糙的玻璃瓶,摆在了货架最显眼的位置。瓶身上的标签,歪歪扭扭地印着“柳湾牌”三个字。图案和柳树湾的产品有七八分相似,但颜色更暗淡,印刷的油墨甚至有些模糊。标签下面,一张手写的价格牌上,标着一个比柳树湾果酱低了足足三成的价格。
作坊里一连好几天都飘着股甜味儿,每个人走路带风,脸上挂着收不住的笑。
就连平日里最板正的陆大柱,被人打趣时都会咧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
只有陆常发,拨拉着算盘珠子的手顿了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怪了,邻县的单子,这两天怎么少了?”他捏着账本,自言自语。
“爹,兴许是人头一批货还没卖完呢。”江晚正在核对库房的存货,随口回了一句,“刚打开销路,有点起伏也正常。”
大伙都没把这事儿往心里去。
柳树湾的果酱,那是自家养的争气孩子,谁能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砸场子的。
这天,赵秀兰挎着篮子去镇上赶集,准备扯几尺新布,给家里添点喜气。
走到供销社门口,她特意把腰杆挺得笔直,想进去瞅瞅自家作坊的果酱摆在多显眼的位置。
人还没进门,就听见路边围了一小撮人,一个挑着担子的外地货郎正扯着嗓子吆喝。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红星牌山楂酱!省城大厂的技术,比柳树湾的好吃,价格还便宜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