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滴墨,缓缓晕染在玻璃幕墙上。*w.a,n_z\h?e,n¢g?s¨h-u/k′u\.!c′o?m~洛倾颜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包上的金属扣,思绪却早已沉入了系统后台的数据流里。
“情绪-任务匹配机制”上线一周,效率提升的曲线漂亮得像是被精心修饰过。可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倾颜,技术部那边又提意见了。”助理小唐探进半个身子,手里还握着一份打印报告,“说我们的情绪模型太‘感性’,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
洛倾颜轻笑了一声,把咖啡杯往桌角推了推:“他们是不是觉得这玩意儿像个会读心术的ai?”
“差不多吧。”小唐耸肩,“还有人开玩笑说咱们这是搞心理按摩,不是任务分配。”
她没接话,只是拿起包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水晶珠在灯光下泛起一层淡淡的粉色。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顾逸尘昨夜在会议桌上摩挲旧钢笔的画面——他当时的眼神,分明藏着某种更深的执念。
“走,去会议室。”她站起身,外套随手搭在臂弯。
会议室内,空气比想象中更凝重。?第[?一(-看^2书£网¥ `?追£最]§新o?章¢#节{
技术组的负责人李岩正皱着眉翻看数据表,旁边坐着几位运营组的骨干,气氛像是刚从冰柜里拿出来似的。
“我不是反对这套系统。”李岩抬起头,语气平静但带着一丝克制,“我只是担心它变成一种隐形的压力源。比如,有人明明状态不错,系统却推荐了一堆简单任务,久而久之,员工会觉得不被信任。”
洛倾颜点了点头,没有反驳,而是走到投影屏前,调出一张新的图表。
“这是我们过去三天的情绪波动图谱。”她指着几条起伏的曲线,“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当系统推荐任务与个人情绪契合度超过85%时,执行完成率提升了近20%,而且错误率下降明显。”
李岩沉默了几秒,最终还是点了头。
“但我们不能只看结果。”她继续道,“所以接下来我会优化算法逻辑,在任务推荐前加入一段情绪调节建议,比如‘你今天略显疲惫,不妨先处理轻松一点的任务,等状态恢复后再挑战高难度项目’。”
“听起来……有点像心理辅导?”一个运营组的女生忍不住问。¨c*h*a`n/g~k`a¨n`s~h-u·.?c¨o,m,
“准确地说,是情绪陪伴。”洛倾颜微笑,“它不会评判谁对谁错,只是帮你找到最适合的状态。”
会议结束后,李岩主动留下来和她聊了一会儿,临走前忽然说了句:“其实我们都明白你是想让团队更好,只是……有时候,人心比代码复杂多了。”
她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微微一动。
另一边,顾逸尘正在设计室里来回踱步。
品牌视觉升级方案已经换了三轮,设计师们快要把白板擦秃了,可他始终不满意。
“这不是我要的感觉。”他站在投影墙前,手指划过那几个冷色调的logo,“这些设计太冷静了,缺乏温度。”
设计师小周一脸困惑:“您希望更有情感共鸣?”
“对。”顾逸尘点头,“我们要打动的是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愿意为品牌故事买单的人。”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我想要的,是一种能让人一眼就记住、然后愿意深入了解的东西。”
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洛倾颜端着一杯咖啡进来,目光扫过满墙的设计稿,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你在找‘温度’?”
“你怎么知道?”顾逸尘挑眉。
“因为你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强调这个词。”她走到他身边,放下咖啡杯,伸手点开其中一组设计,“这个配色,很温柔,但还不够有力量。”
“那你来改?”他半开玩笑地问。
“不如我们一起。”她眨了眨眼,“我记得我以前实习的时候,有个导师说过一句话——‘品牌的温度,来自人的记忆’。”
顾逸尘怔了一下,眼神忽然变得专注:“你以前在哪儿实习?”
她一时语塞,随即笑着岔开话题:“别急,先听我说完设计方向。”
他没再追问,但眼神里多了一丝探究。
深夜,办公室只剩下一盏灯还亮着。
洛倾颜坐在电脑前,打开了苏曼的后台数据面板。她的“情绪波动值”依旧不稳定,最近几天甚至出现了几次剧烈起伏。
她犹豫片刻,将金笔轻轻搁在纸上,写下一行字:“我想看看苏曼最近的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