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真想哭了。¢0`0?暁\税\惘, ¢埂?辛~醉¨全?
一叶扁舟漂于滚滚黄河水上,天地苍茫,唯有船上这两个一强一弱的男人莫名地对峙着。船越来越靠近江心,船夫每划动一次船桨,都仿佛有利刃在陈平鲜美的身体上划过一刀。完了,再无应对之策,那今天就成了喂鱼肥料了。
急中生智,陈平想出了一招脱身之术。
所谓脱身,就是脱掉身上所有衣服,因为唯有这样做,陈平才能证明他身无分文。更绝的还有,为了拉拢船夫,又或许是为博得船夫的同情心,陈平只好裸体和船夫一起撑船过河,船夫这才看清楚陈平真的一无所有,于是便打消了谋财害命的歹心。
陈平终于安全地渡过黄河。当他跳到岸上那一刻,感觉就像从地狱中跳上了光明之门,他一刻也不敢停留,立即赶往刘邦驻军所在地。
也正在这时,他遇见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人——伯乐魏无知。
奇怪的是,魏无知这么一个重要角色,司马迁和班固都没有在《史记》及《汉书》里给他留一个列传什么的。/纨. ~ ¨鰰-颤! ′最¨芯*蟑\截_埂/辛·哙·这两位史家告诉我们的只有,陈平上岸后厚着脸让魏无知代他向刘邦求职,魏无知便拜托刘邦身边一个叫作石奋的侍卫官带他去见刘邦。
当时,与陈平一起参加刘邦面试的人总共有七个。刘邦只请他们吃了顿饭,便对他们打着哈哈道:“你们吃完就回去休息吧。”
傻瓜都能听出来,刘邦这不过是职场中的一句客套话,其实他心里就瞧不上眼前这些所谓的人才。
这时陈平却急了,他立即站起来对刘邦说道:“我今天是有要事来找您的,所说的话不超过今日。”
没办法,逼急了。他如果不使出绝招,就无法让刘邦对其刮目相看。
我们知道,刘邦之前在鸿门宴上是见过陈平的,算是老相识了,听他这么一说,就留下来继续喝酒。
没想到,酒还未罢,刘邦就被陈平的传奇经历吸引住了。最后,他们以下面三句简短的话结束了交流。
刘邦问:“你以前在项羽手下当什么官?”
陈平:“都尉。·x\w+b^s-z\.?c`o,m/”
刘邦:“好,从明天开始,你就是我的都尉。”
果真,第二天刘邦就向汉军宣布,拜陈平为都尉,兼任陪车侍卫(参乘)兼大军保护官(护军)。
这是继韩信拜将之后,汉军当中出现的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汉军诸将一听说刘邦要拜陈平为都尉,立即发出一片破骂声和牢骚声。
在这些人当中,吵得最凶的是周勃及灌婴等高级将领,他们最不满的是,刘邦凭什么任命陈平为护军?
护军的工作就是监督诸将,周勃和灌婴等人都是与刘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而陈平不过是项羽手下的一名逃将,刘邦对他还没有经过全面摸底和检验,就要把这个不安全可靠的监视器安装在汉军当中,万一他是项羽派的间谍,那汉军不是就要死翘翘了吗?
再说了,一个韩信已够他们受了,如果每次来一个外人说自己有才,刘邦就把军中的重要位置留给他,那周勃这帮兄弟往哪摆?他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难道永远都让他们挂着十年不变的军职吗?
不行,这个叫陈平的人是一定要轰走的。
周勃一煽动,士兵们也跟着嚷嚷不服气陈平当护军,牢骚像苍蝇和蚊子的声音,顿然在汉军的天空上嗡嗡响起,传到了刘邦帐内。
刘邦不是傻瓜,他早听到了将领和士兵们不满的声音,但他并没有进行抚慰。就让他们吵个够好了,我就当是耳朵聋了、眼睛瞎了,什么都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
事实上,刘邦装聋作哑是一种很高明的做法。兄弟们有牢骚也是正常的,哪里有冒尖,哪里就有妒忌,这是人性使然。不过陈平这人到底怎么样,不能言之过早,应该用时间来检验。
当初这些人不也对韩信的能力怀疑过吗,可事实呢?如果不拜韩信为将,大家说不定现在还蹲在汉中喝西北风呢。
其实,刘邦除尝到封韩信的甜头之外,封陈平也是形势所迫,他这招又叫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想想就知道了,韩信投奔,拜将;张耳投奔,厚礼;陈平投奔,任都尉,升护军。天知道下一个还会是谁来投奔,然而不管谁来,刘邦都会告诉他,跟着我刘邦混,绝对不比项羽差,你们有可能是下一个韩信或者陈平。
五、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