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就是通知萧何。\w¢z-s`x.s¢._c-o/m!萧何主管后勤工作的粮食供给,不找你找谁?
刘邦呼唤萧何,就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呼唤土地公一样,百呼必应。果然,刘邦派人去找他要粮,只见萧何又带着一帮村夫野民,推着粮食来救济了。
粮食有了,现在可以放心跟项羽斗了。
刘邦问郦食其:“项羽如此凶猛,如何才能把他的气势压下去?”
郦食其:“以前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都是把自己的后裔封到各自的土地上去。现在秦国崩溃,天下四分五裂,如果大王您舍得封六国之后,那么六国国王和百姓肯定很感激您的大恩大德,他们自然就会听从您的调遣征伐西楚,那么项羽必败。”
其实,郦食其此番计策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了,范增曾对项梁说过这话,张耳和陈馀也曾对陈胜建议过,也正因为如此,后来才有了义帝和赵王歇的悲剧。
无论何种出色的建议,第一个使用的人,我们称为天才,第二个使用的人,我们称为庸才,第三个使用的人,我们就称为蠢材了!
我们可以不把郦食其归为蠢材一类,但他这个意见却是实实在在的愚见。,兰?兰/闻/穴? ¨毋/错·内¢容?因为郦食其忽略了一个问题,时代已经变了,封诸侯收买人心的法宝已不再灵光了。
但是,刘邦吹牛耍赖还可以,哪有眼光看出郦食其如此破绽。接着,只见他命令属下刻印,准备分发诸侯。
就在这时,天才张良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刘邦正在吃饭,张良恰好有事找他。刘邦一看到张良,不无得意地说道:“子房啊,有个牛人给我出了一招对付项羽的好办法,我觉得很是不错哦。”
刘邦把郦食其说的那套话告诉张良。
说完,他又得意扬扬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很不错呀?”
真是不说不打紧,张良一听马上焦急地跳起来:“这是谁教您的,您如果用这个计策,我保证您很快就会完蛋。”
刘邦不相信地看着张良:“不会吧,你说这计策哪里不好了?”
张良:“您把您手中的筷子借我用一下,我给您比划比划。!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
这是历史上一堂生动而有趣的军事理论课。筷子是教鞭,饭桌是黑板;刘邦是学生,张良是老师。张良从八个方面全盘否定了郦食其的谋略,我们不必一一举出,只举一点就可让郦食其和刘邦说不出话来:“彭城之战的教训还不够吗?实践证明,诸侯全是些东风一吹就向一边倒的墙头草,如今楚强汉弱,他们凭什么听你调遣,到时他们不但收了你的封信,还嘲笑你自不量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张良的一席话像一道闪电,划过昏暗的大海照亮了刘邦的眼睛,让刘邦这个舵手,一下子就望见了前方一触即毁的暗礁。
陈胜拉旗反秦时,他本一无所有,而张耳和陈馀游说陈胜分封诸侯,主要是借此分割秦朝之土地和力量,从而削弱秦朝,壮大反秦力量,这叫一举两得,为虚名而求其利。现在秦朝既已倒台,天下楚汉两家独大,如果刘邦还按郦食其之计,分封诸侯,那实则是削己之力,壮别人之气,这叫一举两失,为虚名而求实祸。
想至此,刘邦惊讶得张开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突然,他把还没来得及咽下的米饭全吐出来,跳起来骂道:“郦食其这个竖儒,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骂完,刘邦又迅速命令把刻好的诸侯印统统毁掉。
第九章 兵以诈立
一、离间
以上我们已可看出,郦食其根本就不能与张良相提并论,如果偏要在汉军当中找出一个能与张良组成双子星座的人,那非陈平莫属。
陈平已在后台彩排好久,现在也该是他上场的时候了。
刘邦问陈平:“天下这么乱,你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安定呢?”
陈平说:“如果指望天下尽快安定,就要尽快除掉项羽,想要除掉项羽,只要除掉范增和钟离昧、龙且等人就可以了。”
刘邦长叹:“范增是个老人精,钟离昧和龙且凶残如虎,要除掉他们是何其难的事。”
陈平从容说道:“如果大王您肯出几万斤黄金,让我扰乱他们内部、离间他们君臣,使其鹬蚌相争,那您就可以逸待劳,坐收渔翁之利,项羽想不败都难。”
刘邦拍案叫绝:“好主意,就照你说的办。”
此计甚妙,对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