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决定采用陈平之计,向天下发布诏令:“我准备前往云梦一游,请诸侯们在陈县迎我一起前往。~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
所谓云梦,不过是一个大沼泽,紧挨洞庭湖。当年秦始皇也曾巡游至此大搞祭祀。刘邦借祭天之名,引蛇出洞。如果真能将韩信搞定,也不虚此行。
此时,韩信听说刘邦要巡游云梦,害怕了。
陈平这等计策,对付谁都绰绰有余,但是如果想把韩信当傻子蒙,那就实在小看韩信的智商了。
在韩信看来,刘邦名游云梦,意在楚王。可是,天子巡狩,诸侯是必须迎之郊野之外的,如果胆敢不去,那可是失之天下大义大礼啊。可是去呢,等于送死;不去,更是坐以待毙,怎么办?
就在韩信措手不及之时,有一个门客主动出来给韩信出主意了。
门客对韩信说道:“楚王不要太惊慌,皇上不过是出来吓唬吓唬你罢了,他之所以有如此大动作,还不是因为你窝藏着钟离昧,如果你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皇上,我包你完好归楚。¢x¢n*s-p¢7^4¢8,.~c¢o·m/”
所谓食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吃白饭,做大事;一种是白吃饭,搅浑水。
估计韩信这个无名食客就属于后者,那智商不是一般的低,他脑袋简直就是用糨糊做的。他真以为刘邦出动军队,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钟离昧吗?杀了钟离昧,郦食其的仇谁来报,当初会盟失期之事,又怎么算,难道就这样白白抛之脑后?
只可惜蒯通了,如果他听到有人给韩信出这般馊主意,肯定一腿踢出去。
可是,韩信竟然听信此言。再说了,平定天下,他功劳最大,包庇钟离昧不过是小事一桩,只要交上钟离昧人头,足以表悔过之意。
钟离昧,天要杀你,休怪我手下无情啊。
韩信把钟离昧叫到面前,想开口,却又不知道怎么说。还好,钟离昧不是笨蛋,他主动问话了:“你真的要杀我吗?”
韩信:“你可以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钟离昧:“刘邦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地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w·a_n\z~h?e*n.g-s¨h`u?.′n/e¨t.如果我死了,你离死也不远了。”
韩信:“兄弟多言了,如今事情危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好委屈兄弟了。”
钟离昧:“你不觉得这样对待兄弟,很不厚道吗?”
韩信苦笑!
钟离昧突然跳起来,骂道:“既然你要出卖兄弟,就拿头去送死吧。”
说完,钟离昧自刎身亡。
事实证明,钟离昧目光狠辣独到。
果然,当韩信持着钟离昧的人头在陈县见到刘邦时,只见刘邦一声冷笑,大声吼道:“给我绑起来!”
韩信惊恐交加:“皇上为什么要捉我?”
刘邦:“有人告你要谋反,你说该不该捉你。”
韩信:“谁告我谋反,请给我拿出证据来!”
刘邦轻蔑地说道:“想要证据是吧,你就跟我回长安,到时我再慢慢给你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邦拿下韩信,立即打道回府。韩信的坏运气还没跌到底,他只是被削去楚王之位,降为淮阴侯。
刘邦此举,目的就是稳住韩信部属。不搞扩大化,不制造恐怖气氛,整的就是韩信一个人。他认为,在真正清算异姓王之前,必须解决一个强悍的屡屡进犯中原的敌人。
这个敌人,就是匈奴!!
二、匈奴的前世今生
在遥远的大西北草原,有一群白狼正在偷窥着中原大地,它们的名字就叫匈奴。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其外敌几乎都来自大西北。匈奴、突厥等等,来了一个又一个,打跑了白狼,又来了豹子,赶走豹子,又来了一只大老虎。总之,没完没了,永无安宁。于是,自周朝以来,长城越修越长,修得越是坚固,撞击得越是凶猛,从来就没有真正有效地杜绝过外敌。
大西北外族为何喜欢光顾中原,估计跟地理环境及游牧民族本性有关。首先,中原沃野千里,气候湿润,适宜生活,江南之地更是有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其次,中原生产发达,物产丰富,成群的牛羊在黄昏的牧笛下晚归,成熟的粮食在阳光下反射着黄金一般的光芒;雄伟的皇宫里住着千万个让人流尽口水的美女,这美丽景色,不要说人,动物看到了都想搬家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