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黍离》是一首有关于家国兴亡的诗歌。此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悯意情怀,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
全诗三章,每章十句,其主要特点是用重叠的字句,反复地吟唱,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有是何等样的人呢,无人知晓。
【???还真叫出来了!】
【新鲜的官方!】
【看这个字数和发出来的时间,怕不是早早的打好了就等着我们喊呢吧!】
帝国文化部官方账号负责人看到这条尴尬的咳了两声。
对了,但没完全对。
因为第一个@官方的是自己开的小号。
速速裹紧小马甲。
随着博文的发出,《谓我》的下载量也突飞猛进。
再加上其他博主发的推荐其他的歌曲的博文,好多人都是:来都来了,听听吧,不好听反正可以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