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王慧芳抹了抹眼泪,回答婆婆的问话
“就前些天,大丫来信了,说她在他们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叫啥也没细说说,就只说她己经领证结婚了。`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她还说……”
似乎是想到什么,一时又忍不住又抹了抹泪。
这大儿媳妇说一半停一半,急死个人,林翠萍追问:
“还说啥了?你倒是说呀。”
王惠芳抽噎着开口:
“大丫随信还寄来了一些钱,说是那边给的彩礼。
她说这些钱就当还先前家里给她寄的那些东西了。”
说着又看向自家婆婆,问:
“娘,你说大丫这不声不响的嫁人了,是啥意思?”
林翠萍一拍桌子,怒道:
“啥意思?意思就是要和家里划清界线,断绝关系呗。
你看你养的这个好女儿,她还,她还得清吗?
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王惠芳看着桌上的茶具都被婆婆拍的震了下,有些庆幸自己还没说女儿还把先前寄过去的那件毛衫也一起给退了回来的事。
那信里还说,她不占薛宝珠,也不占薛家的便宜。
想着给自己读信的那人念完了以后看着自己八卦的神情,王惠芳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当时给王惠芳念信的是一个女学生,她见着随信退回来的那件毛衫很是喜欢,觉得没在店里见过这样款式的。¨天?禧_小~说/网\ *无+错-内\容.
她刚刚读了信,知道信里的人不要了,她也不嫌弃是二手的,就问王惠芳愿不愿意卖给自己,她出五块钱。
王慧芳知道拿着这件毛衫回去被婆婆看到了肯定没好果子吃,稀里糊涂地就给卖了。
想到这,她看着婆婆生气的面容说:
“妈,你别生大丫的气了,都怪我没教好。
大丫既然不要这个钱,我就补上前两个月少交的家用。”
说着从衣服兜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钱,里面多放了五块,那是毛衫卖的钱,交给了婆婆。
林翠萍气归气,还是接过了钱,一码归一码。
她心里还是有点不满:
“这大丫也太不懂事了,怎么能自作主张地把自己嫁了,这让他婆家怎么想。”
林翠萍想的是这孙女主意这么大,得亏是在自己女儿后边结了婚了,不然家里出了这么件丑事,连着让姑姑也跟着没脸。
婆婆说的有道理。
王惠芳也知道这事儿并不光彩,自己女儿一个京市人,还是读过这么多书,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当地的农民。
就算婆家心好,满意这个媳妇儿,那当地的村民又会怎么说嘴。
王惠芳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她知道口水最能淹死人。
她被婆婆说得低下了头。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
薛宝珠在一旁看着大厅气氛沉闷的下来,连忙出声劝慰着:
“妈,大嫂你们也别着急,薛婉眼光一向高挑的人指定不会差。”
她可不是安慰人,薛宝珠说的是实话。
如果自己真的生活在那本主角是薛婉的书里,那薛婉挑的对象可就是书里的男主。
应该和薛婉那古怪的性子挺合得来的,俩人甜不甜蜜薛宝珠不知道,但想来也应当是相敬如宾,毕竟两人相互扶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大山。
林翠萍听了女儿的宽慰,也不想女儿跟着糟心,笑了笑,把这事儿抛到了脑后。
算了,人各有命,她这个老婆子是没精力管那么多了。
王惠芳被薛宝珠这么说了,想到先前自己给女儿相亲时她挑剔的模样,觉得薛宝珠说的在理。
她心里也好受了点,感叹小姑子不愧是读书人,一番话说的真是让自己舒心。
事己成定局,王惠芳只能收拾好心情,去做饭去了,今天小姑子在家里吃饭,可得做点拿手菜。
最近在家里养伤,只用做一家子的饭,可比在饭店里轻松不止一点半点。
薛宝珠吃完了饭,和自己亲妈闲聊。
薛宝珠特地向自己的亲妈取经,问她过段日子婆婆生日该送什么东西比较好,她最近逛了逛都没有什么满意的,连友谊商店的东西,薛宝珠也看不上。
林翠萍见女儿有些烦恼的样子,想了一会儿,给女儿出了个主意。
俩人聊了一会,时间过得很快,这母女二人感情好俩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