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任状一事完结,叶恭绰又堆起满脸笑容恭维道:
"杨上将军如此年轻就统领东北三省,实乃国家栋梁之才。-看-书?屋^ !无\错/内/容^大总统常言,若各地将领都能像杨上将军这般明事理、识大体,何愁国家不兴?"
他的语气热络,却始终站在厅中不肯落座。
杨不凡斜倚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他本以为委任状交接完毕,这位特使就该告辞了,没想到还有下文。
果然,叶恭绰突然挺首腰板,声音提高了八度:
"杨上将军,大总统希望您能和他一起共襄盛举!"
话一出口,会客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侍立一旁的副官不自觉地绷紧了身体,手悄悄按在了枪套上。
杨不凡却只是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
叶恭绰得到默许,立即口若悬河地展开说辞:
"如今天下纷乱,各省各自为政,唯有大总统更进一步,才能名正言顺地统领全国..."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手势也越来越大,活像个登台演讲的政客。
"只有重塑帝制,才能彻底消除内耗,凝聚国力!"
叶恭绰的额头上渗出细汗,
"届时举全国之力发展工商、振兴教育、整饬军备,不出十年,必能废除列强强加的种种不平等条约!"
他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杨上将军若能率先表态支持,必将青史留名!"
……
杨不凡听着这番慷慨陈词,嘴角始终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就是不接话。
叶恭绰的演讲越发热烈,从秦皇汉武讲到唐宗宋祖,试图用"千古一帝"的说法打动杨不凡。
"叶次长,"
杨不凡终于放下茶盏,打断了他的滔滔不绝,
"你说这么多,口渴了吧?"
他示意侍从添茶,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叶恭绰接过新添的茶,却顾不上喝,急切道:
"杨上将军,此事关乎国家前途..."
"袁大总统的功绩,我向来敬佩。"
杨不凡突然正色道,"当年逼迫清帝退位,维护共和,实乃民族功臣。^y¢e`x,i?a′k-e·.?c!o^m¨"
他特意在"共和"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至于其他事...东北初定,百废待兴,我实在无暇他顾。"
叶恭绰的脸色变了变,仍不死心:"正因如此,更需..."
"叶次长!"
杨不凡突然提高音量,吓得叶恭绰一哆嗦,
"东北的冬天来得早,我看你也累了。不如先去休息,明日再谈?"
虽是问句,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叶恭绰张了张嘴,最终只能颓然低头。
他明白,自己此时若是再坚持游说,势必适得其反!
……
叶恭绰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个职业性的笑容:
"杨上将军说得是,下官确实有些疲惫了。"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公文包的皮质表面,似乎在犹豫什么。
会客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壁炉里的木柴偶尔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杨不凡好整以暇地端起茶盏,借着氤氲的热气遮掩嘴角的冷笑。
他知道,这场博弈还没结束!
"不过..."
叶恭绰突然话锋一转,从公文包内层取出一个烫金信封,
"临行前,大总统特意嘱咐下官,要将这封手谕亲自交予杨上将军。"
他的语气重新变得自信起来,显然对这个"杀手锏"寄予厚望。
杨不凡挑了挑眉,依旧稳坐如山,只是对身旁的张虎使了个眼色。
这位亲卫营长立即上前,接过信封后熟练地检查封口、嗅闻气味,甚至对着光线查看纸张,确认没有任何机关后,才双手呈给杨不凡。
叶恭绰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恭敬的神色。
他微微前倾身体,迫不及待地解释道:
"大总统深知东北百废待兴,特意从海关特别拨款中划出一笔专项资金..."
杨不凡展开手谕,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工整的毛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