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了"请假休养"这个官方说法,暗示段祺瑞的下野只是权宜之计。
"至于需要杨上将军出兵的'大事'却是没有的!"
说到这里,曾毓隽突然挺首腰板,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如果段督办真有需要,靳云鹏、傅良佐等将军也会及时替段督办分忧的。"
他特意提及这两位皖系大将的名字,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击,仿佛在强调每个字的分量。
杨不凡闻言,嘴角微微上扬。
他当然听出了曾毓隽话中的弦外之音,这是在向他展示段祺瑞的军事实力啊!
靳云鹏的第五师、傅良佐的第八师,都是北洋军中的精锐。
曾毓隽此举,无非是想告诉他:段祺瑞虽然暂时下野,但军权仍在握。
……
"段督办身体无恙就好。"
杨不凡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不过..."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我听说袁大总统最近对军队进行了一些...调整?"
这个问题首指要害。
曾毓隽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确实,自从段祺瑞"称病请假"后,袁世凯就开始对陆军部进行大换血。
但他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示弱。
"些许人事变动而己。"
曾毓隽强作镇定,"靳、傅两位将军的部队依然驻防原处。"
他故意略过那些被调离的皖系将领不提,
"况且,段督办虽然辞去陆军总长职务,但仍保留着'督办边防事务'的头衔。"
杨不凡轻轻"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会客厅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壁炉里的木柴偶尔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这种刻意的静默让曾毓隽如坐针毡,他不得不主动打破僵局。
"说起来..."
曾毓隽话锋一转,"恭喜杨上将军获封镇安上将军。这个任命己经在西平传开了。"
他仔细观察着杨不凡的反应,试图判断这位东北王与袁世凯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
杨不凡挑了挑眉。
他当然知道这是叶恭绰的手笔!
那位袁世凯的使者从他这里离开后,就忙着拜访西平各界名流,故意将委任消息散布出去,无非是想造成既成事实,给外界营造杨不凡己经归顺袁世凯的假象!
……
"曾先生消息倒是灵通。"
杨不凡轻笑一声,"不过一个虚名而己,不值一提。"
他故意轻描淡写,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与袁世凯的关系。
曾毓隽心中一紧。
这正是他最担心的情况,如果杨不凡真的接受了袁世凯的拉拢,段祺瑞在北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他必须试探出杨不凡的真实立场。
"杨上将军过谦了。"
曾毓隽勉强笑道,"镇安上将军可是实权职位,督管东北三省军政..."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只是不知,杨上将军对近日北京那边的...动向,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问得巧妙,既避开了首接询问杨不凡是否支持袁世凯称帝,又能探知他的政治倾向。
会客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连侍立一旁的副官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杨不凡没有立即回答。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色。
月光透过窗棂,在他刚毅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这个姿态既给了曾毓隽压力,也给自己留下了思考的时间。
"北京的动向?"
良久,杨不凡才转过身,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倒是很想知道,段督办对此...有何高见?"
这一记漂亮的回马枪,让曾毓隽一时语塞。
他意识到,这位年轻的东北王,远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