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佐藤尚武略显质疑的眼神,他补充道:"这不是盲目自大,而是通过实战打出来的自信!至于朝鲜半岛那些零星的反抗武装,就更不值一提了。"
第二根手指竖起:"其次是经费问题。帝国现在财政紧张,陆军的换装经费本就捉襟见肘。"
说到这里,高桥一郎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要组建这样一支装甲集群,不仅需要巨额采购费用,还需要配套的后勤保障体系、训练体系,以及专门的战术研究部门。"
当第三根手指竖起时,高桥一郎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帝国现在正全力发展海军,军费进一步向海军倾斜。"
他苦笑道:"在八八舰队计划面前,陆军的装甲部队构想自然要被搁置了。"
佐藤安之助小心翼翼地补充道:
"但杨不凡的出现,可能会改变这一切。如果放任他在满洲坐大..."
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佐藤尚武的心绪剧烈翻涌。
作为资深外交官,他敏锐地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杨不凡展现出的军事实力,极可能使日本多年苦心经营的满洲利益付诸东流。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最终下定决心:必须立即与满铁守备队司令藤井幸槌商议对策。
……
当佐藤尚武匆匆赶到满铁守备队司令部时,却见藤井幸槌正悠闲地擦拭着军刀,脸上丝毫不见忧虑之色。
这位陆军将领甚至未等佐藤开口,就轻描淡写地表示:
"我己经发了两份报告!一份发往关东军司令部,详细描述了杨不凡的军力发展情况;另一份首送陆军参谋本部,重点强调了这支装甲部队的战略价值。"
藤井这副漫不经心的态度让佐藤尚武胸中腾起一股无名火。
他强压怒气,沉声道:"藤井阁下,仅靠关东军现有的兵力,恐怕..."
"这只是权宜之计!"
藤井幸槌不耐烦地打断道,"参谋本部自有应对之策!"
他将军刀重重插入刀鞘,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佐藤尚武走到窗前,望着满铁司令部校场内飘扬的旭日旗,郑重道:
"我会亲自致电东京,建议立即召开五相会议。杨不凡的崛起,己经不仅仅是满洲问题了,这关系到帝国在整个东亚的战略布局!"
他故意提高音量,希望引起藤井的重视。
领会出佐藤尚武的用意,藤井幸槌放下军刀,面露微笑安慰道:
"佐藤君不必太担心,事情还没有坏到那种程度!"
他的语气中带着莫名的自信。
就在佐藤尚武准备怀着满腹忧虑告辞时,藤井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透露:
"杨不凡嚣张不了多久了。"
这句话像一记闷雷,在佐藤耳边炸响。
"此话怎讲?"
佐藤尚武急忙追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然而藤井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再也不肯多透露半个字。
事实上,藤井幸槌所知也极为有限。
他只是隐约听说军部派出了王牌"特别侦察队",这支全是由军中精英组成的特工队伍,曾在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屡建奇功。
藤井幸槌想当然地认为,有他们出手,杨不凡必死无疑。
然而,这位傲慢的陆军军官根本不会想到,他寄予厚望的"特别侦察队",此刻正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