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来路不明
第五十六章 来路不明
可她没有回头。_x,s+h!a¨n+j~u-e^./c¢o/m!
她继续走,脚步轻而稳。
像是在告诉自己,再往前一步,就真的自由了。
而窗外的那个人,终究只是在雨中站了一夜。
天亮时,连影子都不见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灰蓝色的云层,在地面投下稀薄的光斑。
细雨停了,空气中还带着泥土与落叶交织出的清涩气息。
江云熙醒得早,站在洗手台前洗漱时,镜子里那张脸有些苍白,但神情是安静的,像一潭结了薄冰的水面。
她没有问昨夜门外站着的人有没有离开,也没有再提及那些不该回头的情节。
她像往常一样,换好衣服,做早餐,剪掉院子里被风雨吹落的枯枝,然后坐在阳台上,慢慢喝着热牛奶。
她已经习惯了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
她给自己制定了固定的作息,每天要画两个小时,读三十页书,午后散步一小时,晚上九点之前洗澡睡觉。
她不是在逼自己,而是在小心地将心安置在某种秩序里,只要一日不乱,就能不疼。
唐浩杰从外面回来,带着一篮新鲜的红枣和核桃,是她上周提过想做红枣桂圆茶时随口提及的。
他把东西一一洗净晾干,再分门别类放进密封罐中,动作细致得不像一个男人。
江云熙看了他一眼。\@白?马?,书?院>=° ?o更·~?新+)最11全?-(
“你不累吗?”
他抬头,笑了笑。
“不累!”
“你这样,会让我觉得亏欠!”
“那你就欠着!”
“你不会怕,我永远都还不上?”
“我不图你还!”
她没再说什么,转头继续看她面前那株刚发新芽的栀子。
风吹过,枝叶轻轻摆动,像在向她点头问好。
午后她去了镇上的图书馆。
那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书不多,陈设也简单,却安静得让人沉下来。
她喜欢坐在最靠窗的那张木椅上,阳光可以从书架间的缝隙斜斜照到她膝盖上,落在她翻书的指节上,像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安慰。
今天她翻的是一本关于绘画心理学的书,字多,图片少。
她一页页地读,偶尔在空白处用铅笔做下批注。
那是她多年前养成的习惯,哪怕后来早已不再做学生,可这个动作却始终没有变过。
她看到一段话,顿了一下。
“情绪记忆是创作者最深的水源。
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无法割舍的自我延展!”
她的笔停在那一句下方,轻轻画了两道痕迹。
她想起那年她画的一幅画,是一只黑猫站在暴雨的巷口,它的尾巴被打湿,眼神却很倔强,仿佛整座城都在塌,它也不会动一步。$/?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
顾承砚看了那幅画后,沉默了很久才问她。
“它是你吗?”
她没有回答。
她只是看着他,眼里有雨。
那幅画后来被他收了起来,挂在他办公室的走廊尽头。
每次她去找他,总会从那幅画前经过一次。
她不知道他有没有真正看懂。
也许有,也许没有。
她合上书,坐在原地发了一会儿呆,然后起身将书放回原处,轻手轻脚地离开图书馆。
走出门时,天已开始泛红,太阳快要落下去,地上的影子被拉得极长。
她抱着胳膊走回小路尽头的那家面包店,买了一块黑麦馅饼和一杯热豆奶,然后坐在街口的长椅上,慢慢吃着。
她一边吃,一边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
年轻的情侣手牵手,老人扶着爱人慢慢走过,一只流浪猫从花坛边钻出来,在她脚边绕了一圈,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她忽然觉得,这样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不需要太多解释,也不需要太多期待。
只要阳光还会落下,风还会吹,呼吸还顺畅,就够了。
她回家时天色已暗,屋内却亮着灯。
唐浩杰已经煮好了粥,锅里咕噜咕噜地响,带着红枣和枸杞的甜香。
他看到她进门,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包。
“今天看书看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