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娄晓娥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那太好了,我们的事业越来越顺利了。"
姜楠搂着她的肩膀,闻着她发间淡淡的香味,心里却在想着其他事情。
保镖公司虽然赚钱,但真正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这个混乱的香港,没有足够的实力,再赚钱的生意也保不住。
"对了,娄叔叔今天去哪里了?"
"和几个商界朋友喝茶,说是谈什么投资项目。"娄晓娥靠在他肩膀上,"他最近精神很好,说是找到了人生新目标。"
第二天上午,姜楠来到塑胶花厂办公室。
刘光福正在整理文件,看到他进来立刻站起身:"楠哥,昨晚有个德国商人打电话来,说要订购二十万朵塑胶花。"
"二十万?"姜楠眉头一挑,"什么时候要货?"
"三个月内,价格比市价高一成。"
姜楠正在翻看报纸上的科技新闻,一篇关于日本电子产品出口的报道让他眼前一亮。
晶体管。
这个词在1959年的香港还很新鲜,但姜楠太清楚它意味着什么。
未来十年,晶体管收音机将席卷全球,而香港正好处在这个产业爆发的前夜。
"光天。"姜楠放下报纸,叫来正在检查设备的刘光天。
"楠哥,什么事?"
"帮我找个地方,要够大,交通方便,最好靠近工业区。"姜楠站起身,"我要开新厂。"
刘光天眼睛一亮:"又开新厂?做什么的?"
"电子产品。"姜楠没有详细解释,"你先去找场地,三天内给我消息。"
当天下午,港联玩具厂的生产线又一次满负荷运转。
几十名工人娴熟地操作着设备,一个个精美的塑胶玩具从流水线上下来。
质检员仔细检查每个产品,不合格的立刻挑出来。
"楠哥,今天又接到两个大订单。"刘光福快步走进办公室,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什么货?"
"美国客户要八万朵塑胶花,德国客户要五万朵。"刘光天兴奋地说,"都是圣诞节前的订单,价格比平时高两成。"
姜楠计算了一下,这批订单能带来西十多万港币的收入。
"工人够吗?"
"可能要再招二十个人。车间主管说现在的人手有点紧张。"
"马上安排。"姜楠顿了顿,"还有,给现有工人涨工资,每人每月多五十港币。"
刘光福愣了一下:"楠哥,真的要涨?"
"留住好工人比招新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