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长,特区有什么优惠政策?”
“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外汇管理都有特殊政策。”王建国详细介绍,“而且对港澳台同胞有额外优惠。”
郭德胜也开口:“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这正是我们需要香港朋友支持的地方。”王建国坦诚地说,“港口、道路、通讯设施都需要大量投资。”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大部分香港商人都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有不少人露出犹豫的神情。
李嘉诚最后发言:“王处长,内地的法律保障如何?我们投资过去,产权能得到保护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王建国点头,“特区会制定专门的外商投资保护条例,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郭德胜也有顾虑:“万一政策变化怎么办?今天说欢迎投资,明天会不会又改口?”
王建国理解他们的担心:“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不会朝令夕改。而且我们会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叮!来自会场众人的复杂、观望情绪+12000!】
散会后,大部分人还在小声讨论,神情都很谨慎。姜楠却首接走向王建国。
“王处长,我想单独聊几句。”姜楠主动开口。
王建国停下收拾资料的动作:“姜先生,请讲。”
“我对特区投资很感兴趣,什么时候能去实地考察?”姜楠开门见山。
王建国眼前一亮:“您想投资什么行业?”
“芯片制造,PC组装,电子产品。”姜楠语气平静,“这些都是高科技产业。”
王建国激动了:“姜先生,您的港联科技我知道,技术实力在香港是顶尖的。如果能在特区建厂,那就太好了!”
周围几个还没走的商人听到这话,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不过我得先去看看实际情况。”姜楠继续说道,“厂房建设、工人培训、物流运输,这些都需要实地了解。”
“当然,当然!”王建国连连点头,“我马上安排行程,您什么时候有空?”
姜楠看了看手表:“随时可以。”
“那就明天!”王建国当即决定,“我今晚联系特区那边,明天上午就可以出发。”
李嘉诚走过来:“姜生,你动作好快啊。”
“李生,商机稍纵即逝。”姜楠转身握手,“等别人都去了,好地段就没了。”
郭德胜也凑过来:“姜生,你就不担心风险?”
“做生意哪有不冒险的?”姜楠笑了,“关键是要看准方向。”
陈志华在旁边听着,心里暗自佩服。姜楠这种果断,确实不是一般商人能比的。
王建国拿出名片:“姜先生,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在罗湖口岸见面。”
“没问题。”姜楠接过名片,“王处长,我想带几个技术人员一起去,可以吗?”
“当然可以!人数不限!”王建国显得很高兴。
回到家里,娄晓娥正在客厅看书。
“楠哥,会议怎么样?”娄晓娥放下书本。
“很有收获。”姜楠坐在她身边,“明天我要去内地考察。”
“内地?”娄晓娥有些担心,“那里安全吗?”
“有政府人员陪同,没问题。”姜楠轻抚她的手,“我去看看投资环境,如果合适就建厂。”
刘媛从厨房走出来:“楠哥,去多长时间?”
“大概三西天。”姜楠回答,“主要看厂址选择和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