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103章 金沙水韵:流淌在川西南的生命长歌

第103章 金沙水韵:流淌在川西南的生命长歌

老王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绿陶作品,有古朴的花瓶、精致的茶具,还有充满现代感的雕塑。他说:“传统技艺要传承,也要创新。”他与高校合作,引入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绿陶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昭通,乌铜走银工艺独树一帜。匠人先在铜器上雕刻出精美图案,再将熔化的白银填入凹槽,经过打磨、抛光等工序,最终呈现出黑白分明、典雅高贵的艺术效果。一件乌铜走银的茶具,往往需要匠人耗费数月时间精心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乌铜走银的第四代传承人张师傅,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这门技艺。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雕刻工具和半成品。“雕刻是关键,图案的线条要流畅,深度要适中。”张师傅一边雕刻一边说。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让乌铜走银工艺走向了世界。

六、新篇长卷:江水奔腾的时代回响

站在白鹤滩水电站观景台的钢化玻璃栈道上,脚下百米处,巨大的弧形混凝土坝体如一条蛰伏的银龙横亘江面。当泄洪口开启时,数十股直径数米的水流如白色巨蟒喷涌而出,在半空交织成雷霆万钧的水幕,激起的水雾高达数十米,在阳光折射下,七色彩虹若隐若现,宛如天宫垂下的绸缎。这座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的“国之重器”,每年输送的清洁电能超600亿千瓦时,足够千万人口级城市使用数年,电流顺着银灰色的输电铁塔翻山越岭,为长三角的璀璨灯火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库区湛蓝的水面上,生态监测船每日按固定航线巡航。船舱内,科研人员紧盯声呐屏幕,追踪记录着鱼类洄游轨迹。在鱼类增殖站的恒温养殖车间,数万尾圆口铜鱼幼苗在循环水系统中欢快游动,车间顶部的led模拟阳光系统,能根据不同时段调节光照强度。当幼苗长到合适尺寸,它们将顺着特制的生态鱼道,穿越层层水坝,重返金沙江的怀抱。这些鱼道设计精妙,通过阶梯式的水流缓冲结构,让鱼儿能克服大坝落差,顺利完成生命迁徙。

江边的光伏电站如同蓝色的海洋,绵延数公里的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智能运维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每一块光伏板的发电数据、温度、清洁度等信息。工程师操控着无人机组成的巡检编队,按照预设航线对光伏板进行巡检,一旦发现灰尘覆盖或设备故障,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在电站周边,曾经的荒地如今种满了耐旱植物,形成了光伏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独特景观。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因这些清洁能源项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以捕鱼为生的老李,如今成为了电站的生态管护员,每月有稳定收入;老船工老张则转型为电站讲解员,向游客讲述着金沙江从“险滩”到“能源动脉”的变迁故事。

在宜宾合江门,金沙江与岷江的交汇处呈现出一清一浊的“鸳鸯锅”奇景。新建的滨江生态公园占地数百亩,如同一条绿色丝带缠绕在江边。智能步道采用压力感应技术,跑者经过时,地面投影屏实时显示运动速度、消耗卡路里等数据;科普长廊内,vr设备配合体感装置,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体验金沙江百万年的地质变迁——从板块碰撞形成高山峡谷,到江水千万年的侵蚀切割。儿童乐园里,巨型江豚和鲟鱼造型的滑梯、攀爬架深受孩子们喜爱,旁边的电子科普屏详细介绍着这些水生生物的习性。每到周末,摄影爱好者们架起“长枪短炮”,在观鸟平台耐心守候,期待捕捉江豚跃出水面的精彩瞬间,运气好时,还能看到成群的白鹭掠过两江交汇处,翅膀划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

夜幕降临,两岸高楼的led幕墙亮起,3d光影秀准时上演。江水化身天然巨幕,金沙姑娘引江救民的传说、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壮举,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栩栩如生地呈现。游船上,“金沙宴”的餐桌上摆满了融合江鲜与川菜特色的美食:造型精致的菊花鱼,是用金沙江裂腹鱼切成千丝万缕,油炸后宛如绽放的菊花;奶白的江团鱼汤,加入当地野生菌熬制,鲜香浓郁。甲板上,民谣歌手怀抱吉他,唱起新编的《金沙江谣》,电子混音与传统月琴旋律交织,年轻游客们随着节奏轻轻摇摆,歌声与江水的涛声、城市的霓虹,共同构成了一幅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动人画卷。

七、匠心长卷:技艺新生的时代交响

走进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现代化的气窑与传统龙窑并肩而立,形成时空交错的独特景观。非遗传承人老王戴着防尘口罩,正和技术团队调试3d打印设备。“我们把传统的缠枝莲纹、云雷纹扫描进电脑,通过算法优化后,再用陶瓷3d打印机制作杯胚。”老王拿起一个刚打印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