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赵瑞龙或许会为高明远焚香祷告,哈哈……
“高明远,你长期待在小地方,竟误以为整个世界都如绿藤般大小,认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他人说什么,你也半信半疑。
这便是古人所谓的坐井观天!”
“我己派人梳理了高溧洋的发迹历程,仔细研究了他的每一项重大举措。
看过这份资料后,你就会明白你的对手到底是谁。”
“懒得与你多言,我这就将相关资料发送给你,一看便知差距所在。”
赵瑞龙心中冷笑,对高明远的自大感到不值一提。
像高明远这类地方上的小人物,成群结队地想要攀附权贵,若非为了对付高溧洋,他根本不会正眼看他们一眼。
这种井底之蛙,还错以为自己能吓倒赵瑞龙。
孙子兵法里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他却连高溧洋的皮毛都没看清。
自己对高溧洋的能力再清楚不过,深知他的强大,给予应有的尊重。
高明远在小地方嚣张惯了,自以为无所不能。
一旦得知高溧洋的真实实力,恐怕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罢了,姑且把他当作一枚棋子利用吧!
让他咬高溧洋一口固然最好,就算不成,也能让他烦心,而自己正好可以旁观取乐。
“好的,你发过来吧!”
高明远并未在意对方的语气,平静回应道。
片刻后,赵瑞龙传来一封电子邮件。
高明远打开查看,不久便挺首身体,神情变得专注。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脸色愈发难看,表情也愈加沉重。
最终,高明远再也坐不住,站起身,拿起手机喃喃自语:“这家伙简首是个怪物!”
---
高溧洋的经历,堪称奇迹,令人难以置信。
……
高明远承认自己对高溧洋的认识并不全面。
他凭借承接昊洋科技项目赚得盆满钵满,本以为这就是高溧洋的全部——一个富甲一方、背景深厚的大人物。
然而,看过这份资料后才明白,自己所知不过是冰山一角。
如果不是许多事件曾出现在新闻里,他几乎会认为这份资料是伪造的。
实在太不真实了。
但资料中的数据准确无误,经历详尽,与他所知的高溧洋事迹完全吻合。
只有一种可能,这份资料是真的。
高明远自身的发迹历程也算曲折精彩。
在这个时代,每一位大亨的崛起都充满坎坷,背后隐藏着无数奋斗和拼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然而,与高溧洋相比,这些故事显得微不足道。
15岁时,他在国外留学,仅用不到一万美元起步,投身国际期货市场,短短时间内便赚取了300万美元!
16岁时,回到帝都读高中,课余时间创立了旭洋网络。
这家网吧每月盈利30万,迅速扩展至帝国内几十家,全国数百家,如潮水般席卷各地。
随后,他又创办昊洋科技,自主研发并收购大量高新技术企业;
进军高丽,涉足半导体和娱乐行业;
成立神盾安全防务公司,布局全球安全市场,甚至组建了自己的雇佣军团队……
掌控二毛国大部分粮食产业,参与国际粮食贸易;
掌控年产量三亿桶的油田,国际资本巨头纷纷对其示好。
蓝海地产崛起,西大一线城市纷纷争先与其合作,争相为其提供贷款,如同送钱一般……
……
看完之后。
高明远意识到自己的产业与高溧洋相比,不过是小打小闹,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但这并非最关键的问题。
赵瑞龙提供的资料让高明远深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