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平从店里拖出个麻袋,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型号的钉子、螺丝,还有几盒膨胀螺栓,“搭哨塔正好用得上!”
“还有这个!”时敬发也从货架上拿下几卷防水布,蓝色的,看起来很结实,“铺在哨塔顶上能挡雨。”
三人忙得热火朝天,汗水浸透了衣服,贴在背上像层黏糊糊的壳。装修店门口的建材堆越来越小,货车和长城炮却渐渐被装满了。货车车厢里码着水泥袋、钢板和几捆粗钢管,长城炮的货斗里则堆满了木板、钉子和防水布,连驾驶室后排都塞满了卷起来的电线——是时敬发从店里找到的,铜芯的,能用来接电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差不多了吧?”杨振平靠在长城炮的车门上,大口喘着气,手里还攥着半瓶从超市带的矿泉水,“再装就超载了,别把车压坏了。”
陈鑫看了看剩下的建材,大多是些碎木板和废铁丝,没什么用了。“行,撤。”他拍了拍手,“时敬发,你骑摩托开路,我开货车,杨振平,你开长城炮跟着,注意保持距离。”
“得嘞!”杨振平兴奋地跳进长城炮的驾驶室,拧了拧钥匙,引擎再次轰鸣起来,他挂挡起步,车轮碾过地上的水泥粉末,扬起一阵白烟,“这玩意儿比货车好开多了!”
时敬发骑着摩托先走了,引擎的“嗡嗡”声很快消失在路的尽头。陈鑫发动货车,跟上长城炮,两辆车一前一后行驶在乡道上,像两只满载而归的甲虫。透过后视镜,陈鑫看着长城炮的身影,心里挺踏实——多辆车,就多份保障,以后出去侦查或者运输,也能更灵活。
杨振平显然对新到手的长城炮很满意,时不时加速超过货车,又放慢速度等一等,嘴里还哼着歌,从驾驶室探出头冲陈鑫笑,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鑫哥,这车上还有空调呢!就是没氟了,不然能吹冷风!”
“别得意忘形,好好开车!”陈鑫笑着骂了一句,心里却也挺高兴。这趟没白来,不仅找到了王天凯急需的建筑材料,还意外收获了辆皮卡车,算是给团队添了个得力的“助手”。
路上遇到几只零星的丧尸,都被时敬发用弩箭解决了。他骑在摩托上,动作灵活,箭法精准,一箭一个,干净利落,连杨振平都忍不住从车窗里探出头叫好:“时敬发,你这箭法越来越神了!”
时敬发回头比了个得意的手势,又一箭射穿了路边一只丧尸的头颅。
夕阳西下时,两辆车终于驶进了青牧农场。林溪和方翠兰正在菜地浇水,看到他们回来,手里的瓢“哐当”掉在水桶里,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这么多东西!”林溪笑着跑过来,看到长城炮时,眼睛瞬间亮了,“这是……新找的车?”
“可不是嘛!”杨振平跳下车,得意地拍了拍长城炮的车门,“在装修店门口捡的,还能开,以后拉东西方便多了!”
老周和王天凯也闻声从水电站那边过来。老周看到车上的钢材和电线,眼睛一亮:“这些电线正好能用!水电站那边还缺几截,这下齐了!”
王天凯则直勾勾地盯着货车上的水泥袋和木板,黝黑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瓮声瓮气地说:“够搭两个哨塔了。”他没多说,直接挽起袖子,就往货车车厢上爬,准备卸材料。
“先别急着卸,”陈鑫拦住他,“先把车停到仓库旁边,晚上再整理。大家都累了,先休息会儿,晚上我让杨振平露一手,用新找的调料炖个土豆牛肉。”
“好嘞!”杨振平立刻响应,摩拳擦掌,“保证让你们吃撑!”
众人都笑了起来,农场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时敬发把摩托停好,开始擦拭他的复合弓;林溪和方翠兰去鸡棚捡鸡蛋,准备晚上做菜;老周则围着长城炮转了两圈,研究着怎么给车做个简单的保养;王天凯虽然没再卸材料,但也没离开,就蹲在货车旁边,看着那些水泥袋和木板,像在琢磨怎么搭哨塔。
夕阳把农场的围墙染成了金色,发电机的嗡鸣和长城炮的余响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欢快的歌谣。陈鑫靠在货车车门上,看着眼前忙碌的众人,心里暖暖的。从最初在市区挣扎求生,到现在有了农场、有了物资、有了越来越多的“家当”,这一路虽然艰辛,却也值得。
“鑫哥,发啥呆呢?”杨振平走过来,递给他一瓶矿泉水,“晚上想吃啥口味的?红烧还是清炖?”
陈鑫接过水,喝了一口,清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去,驱散了不少疲惫。“都可以,你看着弄。”他看着远处的夕阳,又看了看身边的杨振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