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明词条:朕乃崇禎,千古一帝! > 第124章 准备下江南

第124章 准备下江南

然而只是出去搬个凳子的功夫,当王承恩再次回来,殿中气氛却变得格外冰冷。

殿內烛火摇曳。

朱由检的手指在紫檀木案几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黄得功肩甲上的铜钉映著火光,在殿墙上投出张牙舞爪的影子。

梗著脖子跟朱由检对呛,“陛下要的三万常备军,臣就是去阴曹地府也凑不齐。”

“京营能喘气的都算上,够两万就烧高香!您还不让从三千营调兵,不让从別的地方抽人,俺咋也凑不齐啊!”

说到这黄得功就来气。

虽然常备军只要三万人,但可把他愁坏了。

京营虽说经歷过数次大战,战力直线上升,但伤亡也大的离谱。

算上五千戚家军,总人数也才堪堪三万五,而朱由检的要求是常备军年龄不能超过三十二岁,不能低於十八岁,身体健全,没有隱性疾病和传染病。

京营適合者不足两万之数,而且还不能全调走。

若是全都抽走训练,那宣府一线和大同河南那边就没有人守了。

现在整个北直隶就指望这三万多人呢。

至於从民间徵兵就更不用想了。

李自成来袭前,北直隶就经歷过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本就不剩了多少人。

等到击溃李自成,又有多尔袞来袭。

整个北直隶加起来也不到两百万人。

其中一部分还是从各地勤王师化兵为民的老兵痞。

之前从中选出十万整编为五军营已经將北直隶的底蕴抽乾了。

现在想要从民间在征出符合朱由检要求的万名精壮,属实不易。

王家彦从袖中掏出本摺子,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在烛火下泛著青白,“昨夜臣与户部连夜核验,京营现存士卒两万八千四百二十七人,按陛下要求的年龄体魄筛选,足额者仅一万九千三百人。”

他顿了顿,指节在察哈尔道四个字上叩了叩,“若算上归附的蒙古部族.”

“蒙古人不可用!”黄得功再次出声,“我大明朝和蒙古韃子本就血仇,此时折蛰伏也仅是因为我朝兵威之盛,能让蒙古诸部归附已是天恩浩荡,又怎可以化外之民为国朝禁军天子亲卫!?”

朱由检实在是听不下去了,重重敲了下桌子。

“你们一个两个的咋就这么倔呢!?!”

“蒙古人就不是人?!”

“这中原大地追溯至古时也不过河南千里,那时齐鲁大地孔圣故里还是东夷,荆楚之地至秦时亦为南蛮,现今那个不是我华夏之土!?”

“现在又新建察哈尔道,为我大明两京十四道之一,蒙古人自然就是我大明之民!”

“虎山,你要明白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只要让蒙古人吃饱穿暖以后,那他们想的就不再是如何造反叛乱,而是如何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朕还听说过一句话,朕之前也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时戚远才点了点头,“臣也以为如此。”

黄得功还想反驳,却被朱由检按下。

“传旨给阿布奈,就说朕要从察哈尔道八千蒙古勇士为禁军翊卫营。参军者待遇等同禁军,另每户赐草场二里,盐铁配额加三成。”

说罢还专门指了指黄得功,“你亲自去挑人,专要那些跟建奴有血仇的部族,你也仔细看看,蒙古人得知是给朕做禁军,究竟是个怎样的反应!”

“顺便告诉那些个大汗,他们的儿子在京城当禁军,朕给他们建学堂教汉字,五年之后,朕要这些蒙古儿郎比汉人还像汉人。”

王家彦提出忧虑,“恕臣直言,京营老兵歷经数战,如今又要与异族同袍,只怕.”

“所以朕才要戚將军亲自操练。”朱由检解下腰间玉带扣在案上,玛瑙镶嵌的龙睛在烛火下泛著血光。

“翊卫营由玄甲骑残部五百、三千营抽调两千精骑、蒙古部八千精骑组成。”

“从明日起,翊卫营每日卯时操演,申时习蒙古战法。告诉那些崽子,谁先学会对方的本事,赏银翻倍!”

“左右金吾营由浙兵五千为基,抽调京营一万五千精锐组成,依旧日日操练,火器为主,兵戈为辅!”

殿外更鼓忽响,亥时的梆子声惊得值夜太监打了个哆嗦。

王家彦伏案疾书,算盘珠子噼啪作响,“若按陛下所言,首批常备军伙食每日需米一升半、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