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王爷为两黄旗旗主,大清和硕亲王,当不得擅调军机啊!”
“太祖高皇帝曾定下诅制,郡王之上有统兵之权,擅调军机之罪不妥。”
就连豪格都忍不住上前,“太后额涅,此罪怕是不太妥当。”
见此情景,帐帘后又是一阵死寂。
等了一会才传来孝庄幽幽的声音。
“是哀家疏忽了,可私受贡品、僭越之罪当是有的。”
“便罚俸三年,王府护卫裁撤半数。”太后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绸缎,“十四叔以为如何?”
“谢太后恩典!”多尔袞的喉结滚动著咽下血腥味。
这罪名就像关外的鹿套索,套上时轻飘飘的,可只要轻轻一扯就能勒断颈骨。
不上秤四两重,上称千斤打不住。
多尔袞不用想都知道,等之后顺治要亲政时,只要他还有一丝丝的威胁,顺治就会用今天的事,来收掉他的命。
但好在战败之事总算过去了。
虽然给了孝庄把柄,却没有让豪格捞到好处。
局势还不算太艰难。
豪格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居然就这么轻飘飘的过去了,当即想说些什么。
谁知孝庄已经將话题扯向了一边。补充一点,孝庄是諡號,大玉儿活著的时候应该被称为昭圣太后,只不过孝庄这个名字被大眾所熟知,所以作者才一直用孝庄代替,请自行代入即可,考究党饶我一命!
“十四叔也別跪著了,地上挺凉的,哀家听说南边的大军都打到辽河了,山海关到锦州都丟了。~k?a¢n?s!h.u·h?o^u-.~c`o,m′”
“眼下万岁爷还小,还未亲征呢,你们几个做叔叔的可不能让万岁爷承个失土的骂名啊。”
“十四叔你老实说,咱还能打回去吗?”
多尔袞缓缓直起身,骨节咔咔作响。
听到孝庄的询问,斩钉截铁的摇摇头说道,“两年內打不回去。”
“咱们八旗儿郎出关时十五万大军,回来了半数,就算两红旗没死那么多,还能跑回来一半,此战咱们也折了五六万人。”
“蒙古诸部叛降,只有科尔沁的三万多骑逃了回来。”
“铁甲折损也有近五万领,其他的兵戈更是无算,咱们关外少铁,想要恢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战马损失算是最严重的,入关时將近三十万匹战马,回来的只有十万,等小马长成也要两年。”
他每报一个数字,殿內就更冷一分,“现存粮草仅够咱们八旗四个月用度,火药库存不足三成。”
“就算等索伦三部抵达,咱们兵力足够,没马没甲没粮也很难再支持出关作战了。”
“更不要说,现在的明军……”说到这,多尔袞还是不禁打了个哆嗦。
当年松锦之战,浑河之战时,鲜有的精锐,现在明军比比皆是,他至今都忘不了承德府血战,喀喇沁血战的惨烈模样。
“明军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过请圣主和太后放心,明军最多也就打到这了,不可能再兵临盛京城下。”
“那这样再好不过了。”孝庄语气明显轻鬆了不少。
豪格忍不住踏前半步,“依你之见,是要把辽东让给明狗?”
“不是让。”多尔袞摇摇头,郑重的说道,“明军要重建防线至少要三年,而且明军的辽东防线是西起大同,东至辽河的。”
“现在大同在李自成手里,只要我们能保证李自成两年不丟大同,那到时候我们入关依旧轻而易举!”
“这两年咱们也不閒著,只要能吞下朝鲜,两年后咱们大清朝就能恢復巔峰!”
“届时谁主中原还犹未可知!”
“朝鲜?”豪格和孝庄异口同声的说道。
多尔袞点点头,“没错,朝鲜!”
“只要能拿下朝鲜,每年最少能多出三十万石年贡,五十万斤铁料,还有”
“数之不尽的包衣阿哈!”
“有李自成拖著明军,咱们有的是功夫对付朝鲜。”
一名大员突然插话,“睿王爷怎么能確保大同不被明廷收復?李自成能拖住明军?明军又一定会去打李自成?”
多尔袞的嘴角扯出冷笑,“本王自然能保证。”
“只要告诉李自成,他的旗號还在城头,晋商的商队就一定会从他那过境,而且税收任由他抽取,都由咱们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