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百米有效距离)、灯光信号(手电筒长短光)、手势暗号,必须统一训练,烂熟于心!
二、突入与营救阶段:
4. 火力配置与协同脱节:
* 支援火力滞后: PKM机枪位置靠后,初期未能有效压制侧翼厢房火力点,导致突击组和医疗组被压制。教训: 支援火力点必须前移,占据有利射界,与突击组保持紧密协同,形成交叉火力网。
* 狙击支援不及时: 狙击组被多个突发火力点牵制,未能第一时间清除关键目标(如探照灯、掷弹筒)。教训: 狙击组需配备观察手,明确优先级目标(指挥官、重火力),提高反应速度和射击精度。
* 突击组火力滥用: 新兵紧张,长点射浪费弹药,导致关键时刻弹药不足(刘旺财掉弹匣)。教训: 强化点射和短点射训练!强调火力控制和弹药节约!每个队员必须熟练掌握快速更换弹匣和故障排除!
5. 战场纪律涣散:
* 恐慌溃逃(孙二狗): 面对压力出现逃兵苗头,动摇军心。教训: 战场纪律是生命线!必须进行严酷的心理抗压训练和战场纪律教育!对动摇军心、临阵脱逃者,严惩不贷!
* 装备险失: 战士受伤丢枪,第一反应是冒险去捡,而非执行“武器毁弃”纪律。教训: “武器毁弃”必须刻入骨髓!宁可炸毁,绝不资敌!强化相关训练和意识灌输!
6. 医疗救援严重滞后: 医疗组被火力压制,无法及时跟进,导致重伤员(魏大勇)得不到第一时间救治,险些丧命。教训: 医疗组必须紧贴突击组行动!配备更强悍的火力(至少配备冲锋枪)和防护(简易防弹插板)!确保能顶着火力实施战场急救!同时,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基础战场急救技能(止血、包扎)!
三、撤退阶段:
7. 撤退路线单一,缺乏预案: 仅依赖原路返回(排水口),一旦被堵死,后果不堪设想。教训: 必须预设多条撤退路线,并进行实地勘察和标记。行动前明确集合点和接应方案。
8. 交替掩护混乱: 支援组边打边撤,火力持续性差,无法有效阻滞追兵。教训: 撤退时必须明确掩护梯队,交替后撤,保持火力持续性!利用烟雾弹、预设爆炸物阻滞追兵。
9. 伤员转运效率低下: 抬担架严重影响速度,且目标大,易遭攻击。教训: 研究更高效的伤员转运方式(如背负式担架、简易拖拽装置)。必要时,可考虑由身强力壮者首接背负重伤员快速撤离(如张大彪背魏和尚)。
总结: 此次行动,暴露了特战队在情报侦察、装备保障、战术协同、战场纪律、心理素质、医疗救护、撤退预案等全方位的不足。核心问题在于:训练时间太短,实战经验为零,对特种作战的理解和执行停留在表面。
陈浩放下笔,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总结,心情沉重。他将这份浸透着鲜血和教训的复盘报告,郑重地交给了李云龙和赵刚。
李云龙看着报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沉默良久,猛地一拍桌子:“他娘的!练!往死里练!按老陈写的!一条一条给老子练!练不好!不准出任务!再他娘的出这种篓子!老子把特战队解散了!”
赵刚也神色凝重:“老陈总结得非常到位。这些问题,都是致命的。必须立刻着手解决。装备方面,我会向上级反映,争取支援。训练方面,老陈,你来制定详细的训练大纲和考核标准。思想工作和纪律教育,我来抓。”
与此同时,平安县城,日军宪兵队驻地。
山本一木脸色铁青,如同万年寒冰。他背着手,站在一片狼藉的宪兵队后院。地牢入口的铁门扭曲变形,地上凝固着大片黑褐色的血迹。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血腥味和焦糊味。
他刚刚结束为期一周的“黑风岭山地渗透及斩首战术演练”,带着特战队风尘仆仆赶回,迎接他的却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几十名帝国士兵玉碎!珍贵的战俘,尤其是那个硬骨头魏大勇被劫走!宪兵队驻地一片狼藉!奇耻大辱!
“八嘎牙路!”山本猛地一脚踹在旁边一个被炸塌了半边的砖垛上,砖石哗啦倒塌!他胸中的怒火如同火山般翻腾!龟田这个蠢货!竟然让一群土八路摸进城里,端了宪兵队!
“大佐阁下!”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军医兼特高课技术军官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几枚黄澄澄的弹壳和一些扭曲的金属碎片。“现场勘查有重要发现!”
山本强压怒火,接过托盘。他首先拿起一枚弹壳。这弹壳比他熟悉的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