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迅猛,但配合稍显生疏。
厂房高处,一个不起眼的通风管道旁。王承柱趴在一块覆盖着帆布的水泥板上,手中的仿SVD狙击步枪(带简易的4倍光学瞄准镜)稳稳地架着。
他透过瞄准镜,冷静地观察着下方队友的行动,不时对着简易步话机(陈浩用缴获的日军电台零件改装)低声汇报:“柱子报告,二楼走廊安全…发现疑似机枪火力点,坐标…风向偏东,风速约三级…湿度…修正量…” 他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在冰冷的枪身上无意识地计算着,迟迟没有扣动扳机。
李铁柱则像壁虎一样贴在另一侧的墙壁阴影里,利用地形和杂物完美伪装,为王承柱提供侧翼掩护和补充观察。
在厂房角落临时设立的“战地救护点”,杨秀芹紧张而麻利地为一个模拟“腿部中弹”的队员包扎止血。她动作轻柔却迅速,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专注而坚定。
战术对抗升级:角色错位初显
一场关键的“红蓝对抗”在厂区外更复杂的废墟地带展开。段鹏带领的侦察小队,利用模拟的夜色(用厚布遮挡部分区域)和复杂地形,如同鬼魅般渗透到“蓝军”(由孔捷友情客串指挥)指挥部附近。段鹏的敏捷和机敏令人惊叹,多次避开巡逻,成功标记了关键目标。
然而,当需要远程火力支援拔掉一个火力点时,负责狙击的王承柱却因为过度计算风速、湿度和弹道下坠,追求“一击必杀”的完美,迟迟未能开枪。结果突击组暴露在“敌人”火力下,被判定“伤亡惨重”。
对抗结束,扮演“蓝军”指挥的孔捷(被王承柱“狙杀”后复活)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走到李云龙和陈浩面前,毫不客气地吐槽:“李云龙!你他娘的王牌狙击手是个‘慢郎中’!老子在指挥部里抽完三袋烟了,他还在那儿算算算!等他算好风向,黄花菜都凉了!还有那个王根生,埋个雷跟插秧似的,生怕老子看不见?老子带的工兵闭着眼睛都能给他排了!你这‘利刃’的刀,还没开刃就卷边了?”
李云龙被老战友当着陈浩和赵刚的面挤兑,脸上有点挂不住,黑着脸没说话。陈浩也皱紧了眉头,看着垂头丧气的王承柱和一脸不服气却又有些茫然的王根生,陷入了沉思。
转折:错位的才华与觉醒
一次训练间隙,陈浩组织了一次投弹考核(用训练用手榴弹模拟弹投掷固定和移动靶标)。轮到王根生时,他掂了掂手里的模拟弹,看都没仔细看,随手一扬臂!“嗖——!”模拟弹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咚!”的一声,精准地砸在50米外一个充当目标的汽油桶上,桶身应声而倒!接着是移动靶(用绳子牵引的木靶),他依然气定神闲,指哪打哪,仿佛手臂上天生就装着一副精密的瞄准镜!那精准度和稳定的手感,让在场的张大彪和魏和尚都忍不住叫好!
另一边,在一次模拟拆除鬼子遗留诡雷的排爆训练中,王承柱展现出与狙击时截然不同的耐心和细致。他小心翼翼地检查着缠绕的电线,分析着雷管和炸药的连接结构,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易碎的瓷器。他屏住呼吸,用简易工具一点点剥离伪装,最终用最安全的方式解除了“威胁”。他甚至能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和诡雷的设置手法,推断出设置者可能的习惯和心理状态,分析得头头是道。
陈浩和李云龙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恍然大悟的笑意。
“他娘的!搞错了!搞错了!”李云龙猛地一拍自己大腿,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王根生这小子,投弹跟他娘的长了眼睛似的!这手稳心狠的劲儿,让他去打冷枪多好!柱子这细发劲儿,这算盘珠子打得精的脑子,拆弹埋雷正他娘的合适!咱们差点把千里马当骡子使了!”
陈浩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点头道:“是啊老李。咱们差点埋没了人才!柱子那份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精密计算能力,用在爆破上,绝对能玩出花来!根生那野兽般的首觉、超稳的手感和投弹的天赋,简首就是天生的狙击手料子!这角色,得换!”
角色互换!淬炼锋芒
陈浩立刻集合队伍,当众宣布调整:
王根生: 从爆破组调入狙击组!由王承柱(暂时)指导基础狙击理论、测距和瞄准技巧。
王承柱: 从狙击组调入爆破组!担任爆破技术骨干,负责教授定向爆破原理、药量计算、诡雷设置与排除技巧。
效果立竿见影!
王根生: 拿到那支仿SVD狙击步枪后,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伙伴!他不再像在爆破组时那样毛躁,趴在冰冷的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