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换作自己,他绝不会公然欣赏仇敌之作,以免有失尊严。
歌声渐渐消散。
书房内,曹操睁开眼,望着面前略显紧张的曹丕,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首言:“子桓,你以为乐师与军师所唱如何?可读过诸葛逸的《将军令》?”
说着,曹操递过一张抄录着《将军令·男儿行》的纸张。
“或者,你如何看待诸葛逸此人?”
面对父亲的询问,曹丕揣摩不透父亲的心思,只能小心回答:“父亲,诸葛逸所作《问天下谁是英雄》等曲,虽豪情西溢,却难入高雅之堂。
至于《将军令·男儿行》,更显其杀伐果断,非善良之辈。
由此可知,与他同行的刘备,亦非善类。”
曹丕如此说,是不敢在父亲面前称赞那个屡次让父亲受挫之人。
否则,一旦激怒父亲,他的世子之位将更加岌岌可危。
曹操望着对诸葛逸诸多非议的儿子,明白这是在取悦自己,却也因此对曹丕更加失望。
然而,在继承人问题上,曹操己别无选择。
长子曹昂战死,聪慧的曹冲早逝,曹植过于书生气,曹彰勇猛却缺乏柔和。
“子桓,你只看到这些俚曲难登大雅,却未曾想到,这等豪情之曲,本就非为权贵而作!”
“此曲专为边疆勇士、浴血奋战的将军而奏!”
“虽是民间小调,实则军中壮志凌云之歌!”
“大军出征前夕,齐诵此歌,胜过千言万语之鼓舞。”
“论及诸葛逸的《将军令》……”
“我自愧不如!”
“关中战役,倘若我败于诸葛逸之计,那《将军令》一出,文学造诣上我也将被其超越!”
“子桓!”
“我若不在,你持此心态对待诸葛逸……”
“迟早会栽跟头!”
曹丕听闻父言,书房内目光一凝。
他承认诸葛逸确有才华。
关中之战,诸葛逸屡次胜其父。
然而,要他真心折服……
尚需时日。
曹丕以为,关中战败,非父亲不敌诸葛逸,而是诸葛逸初时低调,蓄势待发,于曹阳城突袭父军,父亲措手不及,错失战机,以致连败。
如今,诸葛逸名声大噪,欲再胜朝廷大军,己非易事。
小心应对,诸葛逸并非不可战胜。
甚至,曹丕觉得诸葛逸之才,至多与曾被父亲所杀的陈宫相当,皆以奇策取胜!
曹丕自信,对战诸葛逸,稳扎稳打,绝不失利。
面上恭敬,心中盘算,曹丕向曹操行礼:“父亲所言极是,孩儿铭记于心。”